日本养老金告急:75 岁裁缝不敢退休,中国未来会步后尘吗?

admin 2025-07-24 16:53 爱电竞介绍 191

1、

作为亚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度,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准比中国高出不少。

然而,较高的生活水平却意外地给日本人带来了一个新麻烦:老年人平均寿命过长,长期“坐享其成”,致使养老金出现巨大亏空。日本80后、90后这代年轻人或许将无法领取到养老金。

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日本全社会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不仅年轻人担忧自己拿不到退休金,老年人也抱怨如今发放的退休金数额太少,跟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

名古屋有一位75岁的老人,依旧不敢退休,坚守在自己的裁缝店里,戴着老花镜为顾客缝制西服。老人叹气解释说,他年轻时接手了家里的裁缝店,属于个体经营。

由于没有大企业为他缴纳“补充养老金”,他只缴纳了国家强制要求的“国民养老金”。如今到了退休年纪,仅靠这一份养老金根本不够用,勉强只能维持温饱。若想保持过去的生活水平,就只能继续给别人做衣服。

有人问他打算何时退休,这位裁缝老人苦笑回答:“到去世的那天。”

年轻人则担心自己缴纳的养老金会被老年人耗尽,后续没有足够的下一代缴纳养老金来赡养自己。

全球大多数养老金制度都遵循“现收现付”原则,通俗来讲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直接把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当作养老金发放给老年人。

倘若一个国家的出生率能维持在合理水平,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就会持续为上一代提供养老金。

但日本是出了名的低生育率国家,年轻人不愿意生育!“东墙”没有了“砖块”,“西墙”自然无法修补,“拆东墙补西墙”这套模式也就难以为继了。

数据表明,日本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极大,平均2.3个年轻人就要供养一个老人,而美国则是6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人。

美国人养老压力小,是因为他们接纳移民,本国人不生育,就有外国人来补充劳动力。而骄傲的日本人从内心排斥移民,他们宁愿使用机器人,也不欢迎外国人。

无奈之下,日本政府使出了狠招:既然民众不愿生育,也不愿接纳移民,那么为了维持养老金体系的运转,就只剩下一个办法——延迟退休年龄。

2021年,日本将退休年龄史无前例地推迟到了70岁。幸好日本人平均寿命能达到82岁,还有机会领取12年的养老金。

要是换作一个稍显贫困的国家,70岁退休时可能直接就进了重症监护室,那样就省掉了所有养老金。

2、

日本存在的养老问题在我国是否也存在呢?有数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1万亿元。

从宏观层面来看,近几年已有像黑龙江这样的个别省份出现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情况。黑龙江需要国家发放“补贴”,才能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需求。

黑龙江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本质上和日本类似。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留不住年轻人,年轻人都跑到北上广等大城市打工,没人给黑龙江缴纳养老保险,黑龙江自然就发不出养老金了。而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的养老金则十分充裕。

前两年,江浙沪的网友很难理解,为什么黑龙江养老金出现困难,要让江浙沪出钱补贴。首要原因是江浙沪养老金储备较多,各省之间如同兄弟,理应相互扶持。

其次,江浙沪是接收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省份,大部分务工人员退休后还是会回到原籍生活,不会在江浙沪定居。

但他们工作期间,把青春和缴纳的养老金都留在了江浙沪,江浙沪无偿享受了外省务工人员带来的红利,难道不该反哺这些劳动力流失的省份吗?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国养老金替代率较低,仅为上班时工资的40%,而发达国家的养老金替代率通常能达到70%。

发达国家的劳动者退休后,生活质量不会有明显下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此,我国做好了两方面准备:一方面推迟退休年龄,以缓解少子化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开始尝试多元化的养老方案。

推迟退休年龄这一点无需多言,和日本的情况相似,我国也是年轻人少、老年人多。这里主要说说多元化养老。

通常来说,我国的养老金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每月劳动者会按照一定的工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中80%的资金会划入社会统筹账户,直接发放给当前的退休人员;20%会划入个人账户,一直伴随劳动者直至退休。

这20%的个人账户起到“兜底”作用,即便到了自己退休时社会统筹账户资金不足,还有这20%的个人账户作为保障。

第二个是企业保险,由企业单独为劳动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类似日本的“企业年金”,属于企业福利,不具有强制性。

在我国,拥有这种福利的公司很少,享有企业养老保险的劳动者仅占总数的5.8%。企业保险是未来值得大力推广的养老方案,纵观发达国家,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的企业,都会通过额外的保险来吸引人才。

第三个是个人养老保险。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探索个人养老保险体系,鼓励条件允许的劳动者自行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养老产品,作为社保养老金的补充。

3、

养老金短缺并非中国或日本独有的问题。欧美发达国家也曾被这一问题困扰,但它们有个先天优势,就是愿意接纳移民。

德国有500万土耳其人,法国有800万非洲人,再加上从东欧来的移民,能够快速补充劳动力,让“拆东墙补西墙”的模式继续运转。

有人嘲讽法国人引进了大量非洲人,说黑人移民到法国后,只知道领取福利和生育,把法国的资源耗尽了。

这种看法很片面。法国人引进黑人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生育,一对夫妻在法国生五个孩子,意味着法国多了五个劳动力,多了五个缴纳养老保险的人。

中国人一提到贫穷,往往会下意识地和人口多联系起来。很多中国人认为,我国贫穷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多。

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如果一个国家绝大多数人是文盲,无法从事工业生产,只能依靠土地谋生,那么人口越多确实会越贫穷。

但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接受过教育,素质很高,那么人就会转化为人力资本,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比如印度,13亿人口中有8亿是文盲,人口成了印度发展的负担;日本,1亿多人口都接受过教育,人口成为了日本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印度多出生一个人,意味着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日本多出生一个人,意味着多了一份消费力、一份养老金来源和一份劳动力。两者的意义完全不同。

真正面临养老危机的是东亚国家。东亚是原住民大陆,自古以来就没有接纳移民的传统,文化上也更具保守性。日本作为亚洲最早发达起来的国家,率先遭遇了因生育率下降而导致的养老金短缺问题。

等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后,很可能也会面临和日本一样的状况,到那时我们该如何选择?是接纳移民,还是另寻其他出路?

#图文打卡计划#

上一篇:sakose面膜哪个系列好,性价比高,适合多种肤质需求
下一篇:史无前例!若特朗普解雇鲍威尔 将引爆何种风暴?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