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有哪些证据证明,还未投降的鬼子其实已到穷途末路?

admin 2025-07-28 06:02 爱电竞介绍 197

到了1945年,日本已是强弩之末,为了维持残局,作垂死挣扎,投降前的日本人开始在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这其中就包括施行抢劫性质的“三要”和“三增”政策,种种迹象表明,鬼子败局已定。

“三要”政策,第一是要金属。

为了弥补重金属原材料的短缺,日本人要求中国百姓捐献铜盆、铜壶、铜碗、铜帐钩、箱柜上的铜键、铜锁等一切铜器。

寺庙必须捐献铜佛像、铜香炉、铜蜡台、铜法器等器物。

各机关单位必须拆掉所有金属门框、围墙铁柱等金属制品上交。

就连国立五大连池公园里的铜像也被投入到了熔炉。

另外,为了收集1角、5分、1分、5厘等硬币,伪满当局就把百姓必需的商品降价,规定只能用硬币购买,以便收集硬币回炉。

日军在各大战场大量受伤,需要输血,老百姓无分男女一律强制鲜血,由指定医院检测血型、登记、抽血。

百姓害怕抽血,认为会减寿,纷纷想办法逃避。

伪警和日本宪兵就拿着民籍底簿,挨家挨户传唤,不听使唤的就抓到医院强行抽血。

第三是要劳力。

为了弥补劳动力严重短缺,日本人开始强制使用政治犯、思想犯、经济犯以及在城市和农村大量抓的人充当劳力。

这些劳力被送去赶修工事、要塞、桥梁、公路,还开凿油井、制造石油、酒精等。

以上是“三要”政策,同时实行的,还有“三增”政策:

第一是增加税目和税率。

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对个人和法人等征收对象,巧立名目,大幅的增加各种直接税和间接税。

第二是增发纸币和公债。

为填补财政赤字,大量发行纸币,导致物价腾飞,货币贬值。

大批发行公债,强迫人民认购,搜刮民间财富。

第三是增加兵力。

为了防范苏联的进攻,日本关东军不断增加伪满洲国的西北、正北、东北边境的兵力。

兵源不足就从伪满洲国中的日本开拓团和在乡军人中招募,然后不分昼夜向边境开进,弄得开拓团里尽剩下一些日本妇孺。

另外,在1945年以前,伪满洲国首都新京(长春)每月8日都会举行迎送日本阵亡官兵骨灰的隆重活动。

这一天,道路两旁商店、饭店的人员以及居民、行人都必要夹道挺立肃穆。

等骨灰经过时都要脱帽致敬默哀。

不照此执行的就会被逮捕、拷打、受罚。

然而到了1945年,新京迎送日本人骨灰,从每月一次变成了每天一次。

次数一多,庄严肃穆感慢慢就没了。

道路两旁的人慢慢的也不当回事了,看见了就当没看见,继续背着手走路。

反正都是鬼子的骨灰。

日本宪兵也不拿枪托砸人了,也不抓人了。

因为不当回事的人太多了,实在管不过来了。

至于为什么每天都有日本人的骨灰要迎送,老百姓也都心知肚明。

所以到了1945年,伪满洲国的百姓都能看出来,鬼子大限将至,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参考资料:

《伪满覆亡》- 孙邦、于海鹰 、李少伯

上一篇:2025温州网站定制,这7家公司凭实力出圈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