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男篮训练馆的空调呼呼吹着,可挡不住记者们镜头散发的热度。19岁的杨瀚森攥着矿泉水瓶,指节微微发白,当被问到"美国经历带来哪些内在提升"时,这个在球场上能轻松晃过对手的大个子,突然像被按了暂停键。主教练刘维伟伸手抹掉他额头的汗珠,场边响起善意的哄笑——这幕师徒互动比任何战术演练都生动。
回到青岛的杨瀚森显然还没适应明星待遇。记者追问细节时,他标志性的憨笑里带着点无措,最后憋出句"该扔就扔"的实战哲学。这种耿直反而圈粉无数,有球迷在短视频平台模仿他擦汗的动作,配上字幕:"比隔扣中锋更难的是回答记者提问"。不过专业人士更关注他提到的"放平心态",毕竟NBA夏季联赛的对抗强度,可能比他过去遇到的防守高三个等级。
刘维伟教练的举动意外成为焦点。去年还因场外风波陷入争议的他,此刻因为给弟子擦汗被刷上热搜。评论区有人调侃:"这擦的不是汗,是教练组的KPI"。但更多声音认为,正是这种亦师亦父的关系,才让杨瀚森在菜鸟赛季就展现出超越年龄的篮下嗅觉。就像某个训练师说的:"好苗子遇上肯弯腰的园丁,比什么营养液都管用。"
看着杨瀚森在镜头前逐渐放松的样子,忽然想起他刚进青年队时,因为总忘记战术被罚做折返跑。现在他要面对的是更复杂的NBA轮换体系,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包夹防守。但有什么关系呢?当年那个跑完二十趟还在傻笑的少年,如今不也站在了更大的舞台上。话说回来,如果你是他,面对满屋子的长枪短炮,第一句话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