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去哪儿了?江苏常州这个35亿大项目,暗藏着怎样的真相

admin 2025-08-20 07:15 爱电竞介绍 138

违规搞环评拆分的恒大退市了,“环评消失”的常州溧阳天目湖动物王国,命运又该如何呢?

投资35.5亿元的江苏常州溧阳天目湖动物王国文旅综合体项目,近期陷入舆论漩涡。作为省级重点下常州市重大产业建设项目、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该项目本应备受关注、信息公开、进展透明。可现实却是,媒体与公众在追问其环境影响评价(环评)信息时,遭遇层层迷雾——项目方沉默以对,主管部门闭口不言,政府官网查无踪迹。

一个本该阳光运行的重点工程,为何在最关键的环保审批环节如此遮遮掩掩?当媒体与网友持续追问环评合规性时,回应却始终模糊不清,这种“选择性透明”令人不安。

真相究竟被藏在了哪里?

找不到的环评:公开的承诺,消失的报告

按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明确规定,所有依法应当进行环评的建设项目,其环评文件必须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官方网站上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是法定程序,也是公众知情权的基本保障。

然而,《华夏时报》等媒体在调查中却发现,无论通过何种渠道查询,均无法找到“天目湖动物王国文旅综合体项目”的环评报告。记者多次致电项目方、地方环保部门,得到的回应要么是“不清楚”,要么是“正在办理”,更有甚者干脆不予回应。

项目股东之一的上市公司“天目湖旅游”面对媒体质询,始终拒绝正面回应。董事长杨彬仅表示:“目前项目正在引进社会资本,建设方案需进一步优化调整,相关区域施工暂缓。”这看似合理的解释,却避开了最核心的问题——环评是否完成?是否合规?为何查不到?

记者追问常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溧阳分局局长王华,始终联系不上。距离记者采访已经过去半个月,媒体报道、网友追问,仍不见当地针对环评的回应。

一个投资超35亿元、占地1800亩的省级重点项目,其环评报告竟如人间蒸发。这不仅是信息缺失,更是对法治程序的公然漠视。公众有权质疑:如果连最基本的环评都无法公示,这个项目凭什么获得立项?凭什么被列为省级重点?

拆分环评?网友爆料直指“海花岛式”操作

有当地网友尖锐指出,天目湖动物王国项目极可能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方式,将整体项目拆分为多个子项目分别报批环评,从而规避国家对大型项目更为严格的环评审查标准。

这种“拆分审批”正是环保领域长期存在的乱象之一。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海南儋州的恒大海花岛项目。该项目将总面积远超审批上限的填海工程,拆分为36个面积均小于27公顷的子项目,成功绕开国家级环评审批,导致一场生态灾难。

恒大海花岛项目将远超审批权限的填海工程拆分为36个不足27公顷的子项目,于一日之内分批审批,实为典型的“化整为零”式违法操作,其本质是利用行政监管的漏洞,系统性规避国家对重大围填海项目须经国务院审批的刚性约束,属于蓄意、有组织的程序造假与权力滥用。

此举不仅公然践踏《海域使用管理法》和环评制度的法律底线,更将海洋生态视为可随意切割的资源蛋糕,暴露出“靠海吃海、以地生财”的畸形政绩观。其结果是,大面积珊瑚礁生态系统被永久掩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蝶贝栖息地遭毁灭性破坏,生物多样性损失难以估量,即便后续投入巨资开展生态修复,也难挽回已断裂的生态链条,最终形成“建设一时,遗祸百年”的生态绝境,成为我国海洋开发史上最沉痛的反面教材之一。

这一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生态环境部也多次发文,严令禁止“未批先建”“拆分审批”等违法行为。

如今,天目湖动物王国被指重蹈覆辙,绝非空穴来风。若属实,这不仅是对环保法规的践踏,更是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公然背叛。一个打着“文旅”旗号的项目,若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即便建成,也不过是一座矗立在废墟上的“水泥动物园”。

更需要指出的是,若环评拆分的情况属实,那么更需要追问,这到底是谁的决策,有没有经过“三重一大”的决策程序。

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这“三重一大”是中国政治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集体决策制度,其核心内涵就是避免少数人专断而产生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

根据溧阳文旅公众号发布的消息,动物王国项目在当日召开的开工仪式上,除了溧阳本地的一把手亲自到场,江苏省文旅部门、常州市均有领导出席。

疑问就此产生了——多个部门领导出席的项目,大概率是经过合规的决策程序,其中的环评把关有没有做到认真负责?

环评缺失,后果远比想象严重

如果环评手续确实缺失或不合规,那么该项目面临的不仅是程序违法,更是系统性风险的集中爆发。

首先,未批先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必须在环评获批后方可开工。若天目湖动物王国在环评未通过或未公示的情况下已大规模施工,那其所有建设行为均属违法,后续可能面临停工、罚款,甚至被责令拆除的风险。

其次,所谓“引进社会资本”恐成空谈。正规投资机构在介入前必做尽职调查,环评合规是基本门槛。若连环评都拿不出来,哪有资本敢冒法律和声誉风险入场?项目方所谓的“优化方案”“引入资本”,不过是拖延时间的托词。

再者,巨额投资或将打水漂。35.5亿元的资金投入,若因环评问题被叫停,不仅政府财政和企业资金面临巨大损失,更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那些因项目拆迁、失去土地的村民,他们的安置与补偿款也将悬而未决,生活陷入困境。他们的权益,谁来保障?

根据华夏时报的披露,去年12月4日,新的股东溧阳市天目湖镇杨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增资成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动物王国项目77.0052%的股份。那么,如果因环评问题社会资本无法进入后,村民损失的不仅仅是安置与补偿款了,村民集体经济将为这个可能“烂尾”的项目背锅了!

这或许就是天目湖动物王国旅游有限公司的算盘——一方面在上市公司年报中,始终表示自身持有项目公司19.98%股份,另一方面“忽悠”村集体经济入股背锅,让自己股份被稀释的最少(天目湖旅游的股份只有4.5944%)。

不得不说,村民这是招谁惹谁呢?

天目湖畔的“美食城”:现实与剧中的荒诞对照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山青水秀,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是溧阳乃至常州的城市名片,凝聚着当地民众几十年的心血和努力。在这样一个生态宝地里,仓促决策推进如此大规模的文旅项目,其对生态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稍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能预见,占地达1800亩的动物王国建设,必将对当地生态造成巨大压力,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该项目却在审批过程中一路绿灯,是得到哪位领导的大力支持?这与现阶段重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的大形势背道而驰。“两山”理论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溧阳市委市政府本应以此为指引,精心呵护天目湖的生态环境,将其作为地方长远发展的宝贵财富。

但现实却是,这个可能破坏生态的项目在天目湖畔悄然推进,与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在剧中,建在天目湖边、破坏生态的美食城最终在沙瑞金的支持下被易学习拆除,彰显了维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而现实中,同样可能对生态造成威胁的动物园项目却正在崛起,这种影视剧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实在让人五味杂陈。

天目湖的保护,关乎当地生态安全,关乎民众的长远利益。以人民的名义,以生态的名义,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天目湖动物王国项目存在的环评等问题,彻查真相,严肃问责。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让天目湖的生态之美得以延续,让地方发展走上可持续的康庄大道。否则,一旦生态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任何所谓的政绩和经济发展都将成为镜花水月,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伤痛。

上一篇:欧诗漫眼霜哪个系列最好?选择指南与推荐
下一篇:台风'杨柳'漳浦登陆后,城市韧性短板何处寻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