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葳放弃CBA顶薪!21岁本土得分王为何执意闯荡海外?
达拉斯独行侠下属球队德克萨斯传奇队的选秀会议室里,屏幕上亮出第八顺位的名字——“Lin Wei”。
21岁的林葳握紧拳头,身旁的经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一刻,他正式成为NBA发展联盟国际选秀中顺位最高的中国后卫。“镀金还是自毁前程?”——顶薪合同被他扔在桌上
南京同曦俱乐部递出年薪600万的续约协议时,林葳的团队直接回绝了。
这笔钱相当于澳洲NBL联赛报价的五倍,更是发展联盟薪水的数十倍。
球迷论坛瞬间炸锅:有人嘲讽“CBA都打不明白还妄想NBA”,也有人力挺“这才是敢啃硬骨头的真汉子”。
同曦管理层试图用规则锁住他。因青训合同属于A1类,林葳无法像选秀球员那样自由接受其他CBA球队报价。
但俱乐部没料到,这位场均21分的核心宁可降薪80%去西班牙练挡拆,也不愿留在舒适区。
“国内能给我顶薪,但给不了NBA的入场券。”他在私人训练日志里写道。
离开的导火索:国家队大门紧闭
当中国男篮公布亚洲杯12人名单时,林葳的名字第三次缺席。郭士强更信任防守悍将,而他上赛季的防守效率仅排联赛第47位。
更讽刺的是,他落选的理由竟是“单打过多破坏体系”——尽管CBA外援占据了62%的出手权。
季后赛生死战暴露了畸形生态。
对阵辽宁的夜晚,林葳狂砍39分却无力回天,对手五个回合的终结球全部由外援包办。
赛后更衣室里,他对着手机里NBA训练师的分析报告发呆:“你的挡拆防守失误率比G联赛球员高37%”。
本土得分王的致命短板
美国特训营的录像机揭开了残酷真相。
面对1米98的模拟对手,林葳三次被一步过掉,NBA球探在笔记上划出红叉:“横移速度0.83秒,低于NBA二号位及格线0.3秒”。
独行侠试训时,他的绕掩护投篮命中率暴跌至33%,比CBA常规赛低了近十个百分点。
南京同曦的无限开火权成了双刃剑。西热力江让他场均出手14.3次高难度单打,这刷出华丽数据,却也掩盖了传球视野的缺陷。
发展联盟球探直言:“如果改不了一号位,他永远只是进攻端奢侈品”。
出走的背后:CBA的规则困局
当林葳捧起本土得分王奖杯时,规则手册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MVP评选硬性要求“球队常规赛前八”,同曦第十二名的战绩直接将他拒之门外。
更荒诞的是,场均11.6分的崔永熙拿走最佳新锐奖,只因其球队排名更高。
外援政策正在扼杀本土球星。某匿名经纪人算过一笔账:CBA小外援场均打32分钟,国内后卫只能当“带球过半场工具人”。
而澳洲NBL给林葳的报价中写明“保障出场25分钟+战术核心地位”,这是同曦永远无法承诺的。
留洋潮下的暗涌
青岛队总经理看着杨瀚森的NBA合同苦笑。
失去这位内线支柱后,球队防守效率从联盟第四跌到倒数,商业代言蒸发千万。
南京同曦更面临票房预估30%的暴跌,但篮协红头文件白纸黑字写着:“不得阻挠球员赴海外联赛”。
崔永熙的伤病警钟时刻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