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某些人的勇气,或者说是天真。就像一个新手司机,非要在F1赛道上玩漂移,结果是什么?大概率是连人带车一起体验一把空中飞人。这不,澳大利亚最近就给我们上演了这么一出“速度与激情”,只不过这后果,可能比翻车要严重得多。
先说第一幕,发生在南海上空。就在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屁颠屁颠跑去美国“述职”前夕,一架澳大利亚的P-8A反潜巡逻机,也不知道是谁给的胆子,晃晃悠悠就闯进了咱们西沙的领空。这地方是什么概念?这是咱家的院子,你开着个带摄像头的挖掘机进来,算怎么回事?
南部战区的回应干脆利落,四个大字——“有力反制”。这词儿听着就提气,但具体是啥呢?澳大利亚国防部很快就哭着喊着给出了答案:解放军的战斗机直接往他们飞机前面,biu~biu~地发射了干扰弹。这玩意儿就像在你眼前突然点燃一把仙女棒,还是超大号的那种,闪光加热浪扑面而来,发动机要是倒霉吸进去一点,那乐子可就大了。
对于这招,澳大利亚飞行员是有心理阴影的。之前就有位老兄被这么“欢送”过一次,回去就吓出了PTSD,据说现在还在接受心理治疗呢。所以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但有解放军送来的“惊喜”。咱这边没直接承认,但“有力反制”这四个字,本身就说明了一切:我们没开火,已经是最大的克制,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会任由你在院子里撒野。中国驻澳大使肖千大使早就透露过,澳大利亚军机已经是惯犯了,最深一次侵入我们领空达6.2公里,这已经不是试探了,这是在玩火。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个错误选择。如果说空中的挑衅是小聪明,那接下来这个,简直就是把“我是冤大头”写在了脸上。阿尔巴尼斯到了美国,跟白宫签了一份价值85亿美元的稀土矿产协议。路透社这些老牌媒体都看得门儿清,直言不讳地说,这就是“旨在对抗中国”。
这剧本看着是不是特眼熟?美国在全球找矿,想绕开中国自己搞一套稀土产业链。澳大利亚家里确实有矿,储量世界第四,听上去很美。问题是,稀土这玩意儿,从土里挖出来只是第一步,真正值钱、有技术含量的是后面的分离、提纯、冶炼。这就像你有一座金山,但你只有一把锄头,没有冶炼炉和提纯技术,那它也就是一堆比较好看的土。
更逗的是,就在前不久,咱们国家刚更新了出口管制清单,限制的就是稀土精炼设备和技术的分享。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打在了七寸上。所以美澳这个85亿美元的协议,听着响亮,但大概率会像之前美国和巴基斯坦的矿产协议一样,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在泥潭里摸爬滚打。
用这么一份镜花水月的稀土协议,澳大利亚换来了什么呢?美国承诺,将根据“奥库斯”(AUKUS)框架,为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攻击潜艇。这才是真正的图穷匕见。为了几艘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到手的潜艇,澳大利亚把自己彻底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成了冲在最前面的马前卒。这不仅带来了“核扩散”的风险,更是把自己推向了对抗的第一线。
面对这种不知深浅的连续挑衅,光靠外交辞令已经不够了。这时候,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几年前的一幕。当时,咱们海军的三艘军舰,包括一艘055型万吨大驱,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了悉尼外海630公里处,并且提前通知,要搞实弹演习。当时澳大利亚媒体直接炸锅了,说49个航班被迫改道,指责我们不透明。
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的回应,堪称经典。记者问,以后能不能提前打个招呼?吴谦直接反问:“澳方军舰、飞机来南海的时候,有没有跟中方打过招呼?”一句话直接把记者问得哑口无言。这种不再费力解释,而是直接把问题抛回去的交流方式,背后是什么?是底气。
这份底气,就来自于那些在海上劈波斩浪的钢铁巨兽。是排水量超过一万吨,能装一百多个导弹发射筒的055型驱逐舰;是搭载了电磁弹射器,能让歼-35隐形舰载机高效起飞的“福建舰”;是已经批量列装的歼-20。当你的舰队有能力拒敌于千里之外时,说话的腔调自然就不一样了。美军自己的报告都承认,在中国近海,他们的航母编队存活率已经低于30%。
所以,澳大利亚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局面。过去那种派架飞机来蹭一蹭、在南海刷刷存在感就能在美国那边邀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当你的挑衅换来的是战斗机近距离的“烟火秀”,当你的外交抗议换来的是“你来的时候打招呼了吗”的灵魂拷问,就该清醒地意识到,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是时候让我们的海军舰队,再去澳大利亚周边的远洋航行一次了。这并非好战,而是一种必要的沟通。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用他们看得懂的方式,在公海上划出清晰的航迹,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下什么是大国海军的活动半径。这既是展示决心,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棋盘已经变了,再用老地图来走,只会迷路。至于能不能看懂这份“新地图”,就看澳大利亚自己的悟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