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几乎全部退役,沦为短命舰载机!它究竟有哪些短板呢?

admin 2025-07-18 23:39 爱电竞介绍 134

歼-15的技术硬伤在哪?

歼-15是基于俄罗斯苏-33研发的舰载机,服役之初确实让中国海军挺直了腰杆,但它的局限性也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退役的伏笔。

歼-15最大的硬伤就是只能靠滑跃起飞。就是航母甲板前头有个翘起来的坡,战机靠这个坡加上自身动力冲出去。滑跃起飞没法让歼-15满载起飞,油料和武器得减配,作战半径直接缩水。相比之下,美国的F/A-18“超级大黄蜂”靠弹射起飞,能带满弹药飞得又远又狠,歼-15在这点上完全没法比。

现代海战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了,讲究的是体系化作战,战机得跟预警机、舰艇、其他战机实时“联网”。可早期歼-15在这方面就是个“半瞎子”。它的数据链系统不够先进,没法跟友军无缝共享信息。

歼-15的航电系统和雷达在歼-15刚服役时还凑合,但跟现在的国际水平一比,差距就出来了。它的雷达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都偏弱,超视距作战(就是在目视范围外打击敌人)基本靠不上。反观美国或欧洲的舰载机,雷达和航电早就升级了好几代,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锁定目标,歼-15在明显落伍。

随着中国航母技术进步,尤其是“福建”号配上了电磁弹射系统,歼-15的短板更扎眼了。弹射起飞是现代航母的主流,能让战机满载腾空,作战效率翻倍。可歼-15的设计没考虑弹射起飞,机体结构扛不住弹射的巨大拉力,想改也改不动。

海军战略升级的必然

歼-15退役快,是中国海军的步子迈得太大了。过去十年,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作战”,航母编队成了核心力量。歼-15当年能顶上用,是应急之举,可现在中国要面对的是亚太地区复杂的军事博弈,光靠歼-15这种“过渡型号”显然不够。

中国从“辽宁”号的滑跃起飞,到“山东”号的优化,再到“福建”号的电磁弹射,航母技术三级跳式前进。电磁弹射的好处太明显了,不光能让战机满载起飞,还能实现“全甲板放飞”,几架战机一块儿上天,作战效率不断往上涨。歼-15跟不上节奏,退役是迟早的事。

亚太博弈的“大棋局”

放眼亚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都在强化海军力量,中国不可能坐着不动。歼-15退役,换上更先进的战机,是中国海军在全球舞台上争取话语权的硬核操作。未来“三航母时代”,中国海军的威慑力和投射能力会更上一层楼。

歼-15T可以说是歼-15的“升级版”。它解决了弹射起飞的问题,机体结构加固了,航电系统也换了更先进的型号。作战半径大了,火力强了,还能跟预警机、舰艇组网作战。虽然不是隐身战机,但歼-15T在现阶段能很好地填补空档,算是给歼-15“补#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齐短板”的过渡方案。

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歼-35。这款战机主打隐身性能,外形设计跟美国的F-35有点像,但我们有自己的技术特色。隐身能力意味着它在敌方雷达上“隐形”,生存率高。加上弹射起飞和先进航电,歼-35能打能跑还能藏,妥妥的现代海战利器。

体系化作战的“王牌”

未来的舰载机不光是单兵作战的能手,更是整个航母编队的“神经中枢”。歼-35搭配无人机、预警机,能组成一个立体的作战网络。无人机侦察,预警机指挥,歼-35突袭,三者配合得天衣无缝。这种体系化打法,才是中国海军的终极目标。

中国海军的舰载机发展,跟得上国际潮流,又有自己的节奏。我们不盲目模仿美国,也不贬低俄罗斯的技术,而是脚踏实地搞创新。

歼-15它当年的亮相,让中国航母从纸面走向现实;它今天的退役,则是为更厉害的战机铺路。未来,随着更多航母和先进舰载机加入,中国在全球海洋的份量只会越来越重。

上一篇:江苏三对母女在川西落河:内幕消息曝光,最后对话流出成预兆
下一篇:印度网友热议中印局势,地理劣势引发担忧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