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老张脸上,他盯着那张模糊的照片看了足足三分钟,手指头把放大键都快按碎了。
照片里那架飞机的机翼角度怎么看怎么不对劲,活像被熊孩子掰弯的玩具模型。
"乖乖,西飞这回怕不是整了个会变形的铁疙瘩?"他扭头冲着厨房喊,"老��你快来看,这玩意儿比变形金刚还邪乎!"
厨房里传来吸溜泡面的声音,老王端着碗慢悠悠晃过来,瞟了一眼就乐了:"呦呵,这不就是当年美国佬玩剩下的把戏吗?F-14那会儿就用过这招,后来嫌太难伺候就给扔了。西飞现在捡起来玩,胆子够肥啊!"老张急得直拍大腿:"你懂个锤子!美国搞不定不代表咱搞不定,没看网上说这玩意儿已经���飞了吗?"
这事还得从可变后掠翼这门手艺说起。简单讲就是让飞机翅膀能像雨伞骨架似的伸缩自如,慢飞��张开增加升力,快飞时收起来减小阻力。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人搞出来的F-14雄猫战机就用过这招,在航母甲板上确实好使。可这技术有个致命伤——那套铰链系统金贵得要命,保养起来比伺候月子还麻烦。现在西飞要把它搬到六代机上,这不是在刀尖上跳街舞吗?
网上吵得最凶的就是那个翼根铰链。有懂行的军迷算过账,飞机全速飞行时这对翅膀要承受上百吨的力,相当于用一根筷子挑起两辆小轿车,还得保证掰弯上万次不断。更绝的是控制系统,得精确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差一丁点就可能"咔嚓"一声表演空中解体。当年美国飞行员给F-14起外号叫"暴躁的汤姆",就因为那套可变翼系统跟更年期似的说变脸就变脸。
要说最刺激的还是价钱。参照美军当年报价,光这套变形系统研发就烧了八十亿美刀,换成人民币能把西安城墙贴满百元大钞。评论区炸出个神回复:"西飞这是把羊肉泡馍的汤都换成航空煤油了吧?"老张看得直嘬牙花子:"贵是贵了点,可要是真弄成了,咱航母上不就能多塞几架了?"
这事牵扯的可不只是技术问题。国内搞六代机的几家单位简直像在演宫斗剧,沈飞抱着隐身技术当看家本领,成飞琢磨着用无人机当跟班,西飞突然甩出张王炸说要专攻舰载机。吃瓜群众看得起劲,有人翻出苏联当年的黑历史:"米格29和苏27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俩兄弟抢饭吃,最后都饿成皮包骨。"
军工圈的老李头在茶馆里分析得头头是道:"美国佬就精得很,咬着牙把F35搞成三军通用,虽然被吐槽像胖头鱼,可架不住产量大价钱低啊。"旁边下棋的大爷接茬:"这不就跟咱村修路一个理?要么三家各修一段成断头路,要么合伙修条康庄大道。"
网上的投票已经突破十万了,支持西飞的和力挺沈飞的吵得不可开交。有军迷翻出珠海航展的照片,说西飞早就偷偷测试过相关技术。更专业的网友搬出材料学论文,证明国内在特种合金领域确实有突破。老张捧着手机琢磨半天,突然蹦出一句:"你们说,这会不会是放出来的烟幕弹?实际上另有大招?"
茶馆角落的退伍老兵冷不丁插话:"当年F22停产的时候,设计师哭得跟泪人似的。好东西是造出来了,可价钱贵得连美国都扛不住。"屋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电视机里新闻主播的声音:"......专家表示,第六代战机的研发需要平衡性能与成本......"
老王的泡面早就凉了,他盯着照片里那个模糊的机影喃喃自语:"要真成了,以后航母上摆满这种会变形的家伙,那场面......"老张突然一拍桌子:"赌不赌?我押两碗羊肉泡馍,西飞这次绝对玩真的!"窗外传来战斗机掠过的轰鸣,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那声音听着特别像翅膀在风里变换角度的动静。
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