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4点,曼谷国会大厦地下车库。
刚结束文化部公务的佩通坦快步钻进黑色轿车,车窗紧闭,避开蹲守的记者镜头。
几分钟前,宪法法院刚宣布:8月21日将传唤她就“洪森通话案”出庭做证,8月29日裁决其总理职务存废。
6月18日,一段电话录音在泰国社交媒体疯传。
佩通坦对柬埔寨前首相洪森以“叔叔”相称,私下抱怨泰国边境指挥官是“政治对手”,请求对方别理会其强硬言论。
这段本意为缓和泰柬边境冲突的对话,被反对派解读为“出卖军方权威”。
36名参议员迅速联名起诉,指控她因私废公、损害国家利益,违反宪法第170条“道德标准”条款。
7月1日,宪法法院以7:2票数裁定暂停佩通坦总理职权,9名法官一致受理案件。
但停职前夜,她火速完成两项关键操作:
首先,泰王火速批准其内阁改组方案,使她兼任文化部长,保住内阁席位;
其次,亲信普坦从国防部长调任内政部长,让出军方职位妥协,同时掌控警察系统实权。
这两步棋让她即使失去总理头衔,仍能参与决策,避免权力真空。
泰国政坛罕见地迎来“钦纳瓦家族审判周”:
8月21日:佩通坦亲自出庭,与国安委秘书长一同接受宪法法院质询。
她坚称通话是“私人外交”,旨在维护主权;
8月22日:其父他信因涉嫌侮辱君主罪在曼谷刑事法院受审,若罪名成立将立即入狱;
8月27日:双方提交结案陈词截止;
8月29日:宪法法院上午闭门投票,下午3点当众宣读裁决。
父女俩的司法日程紧密衔接,被支持者视为“保守派的精准围剿”。
佩通坦的危机不仅源于一段录音。 她上台10个月后,民调支持率暴跌至9.2%,执政联盟关键成员泰自豪党退出政府,转而推动不信任投票。
更致命的是,保守派掌控的宪法法院素有“总理终结者”之名:
2008年罢免亲他信总理沙马,2024年裁定其姐夫赛塔违宪下台。 此次9名法官一致受理案件,已释放不利信号。
录音曝光后,泰国社会陷入对立:草根群体力挺佩通坦的经济改革,指责反对派“勾结外国势力”;
城市精英则要求严惩“损害军队尊严”的行为。
这种撕裂延伸至国会。 预算案审议陷入僵局,佩通坦停职后仍每日赴国会紧盯2026财年预算辩论,但看守政府难以推动重大决策。
洪森在录音泄露后的举动加剧了危机。
他不仅公开更多通话细节,更在直播中指控他信家族“侮辱泰王”,被佩通坦支持者视为“背后捅刀”。
泰柬边境争端因此案再度升温,外交渠道陷入停滞。
泰国国安委秘书长作为关键证人出庭,将直接评估通话内容是否危害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