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上涨只是“开胃菜”,三笔隐性收入你注意到了吗?老张和李阿姨的生活变了

admin 2025-08-26 18:43 产品展示 97

“这回养老金涨了,买菜都能多添点肉!”张叔在小区门口乐呵呵地说。可一旁的王阿姨却皱着眉头:“光看到账上的钱多了,可别忘了医保账户也有变化。”就在今年6月,全国不少退休老人刚收到新一轮养老金调整,但除了那笔明晃晃的钱,其实还有三项收入悄悄跟着水涨船高,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

“我这医保账户怎么突然多出来几块?”

“你没算上划入比例吧,涨工资连带着医保也跟着沾光呢!”

大家都盯着每月到手的钱,却容易忽略这些隐形福利。到底哪几项能让咱们钱包更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份?今天就聊聊那些被低估的小确幸。

第一道隐藏加餐:医保个人账户里的“小金库”

先说最直接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每个月其实会根据你的养老金数额按比例划入。上海是5%,山东部分城市是4.5%,有些地方甚至还有不同算法。《202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全国约72%的地级市已实行与养老金挂钩的划入政策。这意味着,只要你的退休金增加,医疗保障随之升级,用于买药、看门诊的钱自然就多了一点。

邻居张叔就是典型例子。他原本每月5000元,现在涨到5150元,本地规定按1.5%划入,这个月他医保卡里就比以前多出了7.5元。“虽然不算啥大钱,但攒一年下来也够我买降压药好几盒。”像这样的小增长,在慢性病用药支出上真能帮不少忙。据民政部白皮书统计,全国65岁以上老人慢病购药年均花费达2400元,“积少成多”绝不是空话。

第二道补贴大餐:高龄津贴,你领了吗?

别以为只有自己挣来的才叫收入,各省市对高龄老人还有专属津贴。北京、南京等20多个省份早已出台政策,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额外补助,而且部分地区标准还和你的养老金额度或家庭认定有关。例如,北京80-89岁的长者每月100元,高龄再提升津贴翻倍;南京则是百岁老人直接拿600元。《国家统计局核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领取高龄津贴人数突破450万,同比增长8%。

身边案例更接地气。我家楼下李奶奶,今年刚满90,她原本只靠基本养老,每月4000来块,自从申请上高龄津贴后,又稳定加了200块。“现在社区居委会办事方便,不用跑远路,一趟搞定。”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研究表明,高龄补助不仅缓解经济压力,还有效提升长者心理幸福感。但遗憾的是,有不少符合条件的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可以申领,这钱可不能白白错过!

第三道主食选择题:企业/职业年金如何领最合适?

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职工,还有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待遇。这笔钱咋拿,是个技术活。有的人图省事,一次性全提走;有人讲究细水长流,每月固定领取,让日子稳稳当当。据《2025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目前全国领取方式中选择分期支付占比达61%,一次性提取仅为39%。原因很简单——一次性取款往往涉及个税扣除,长期来看反而少赚不少。

比如我们熟悉的李阿姨,她退休时职业年金有12万元,如果一下全拿出来,要交税,还可能影响其他福利资格。而她选择按月领取,每个月800+进账,加上基础养老金,如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逛超市不心疼,看医生不发愁”。专家建议,对于没有急需资金的大多数人来说,“分期付款”式养老更安全,也更利于规划未来支出。

数据不会骗人,《民政部白皮书》指出,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亿,其中享受企业/职业年金待遇者约占16%。合理利用这些资金,无疑给晚年的幸福感又添了一把火候儿!

结尾闭环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家里的爸妈或者自己,有没有把这三笔隐形收入都盘清楚?是不是还漏掉什么政府福利?#百家号银发科技#欢迎留言分享经验,说不定还能帮左邻右舍一起增收!记得查查‘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别让属于自己的权益睡大觉!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父亲妙招让五十根竹子轻松滑下山坡,网友笑称“涂了德芙”
下一篇:卷发棒选什么牌子?精选口碑品牌,满足不同发型需求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