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每天早上起来,我都能在后台看到一堆相似的问题,它们的核心诉求高度统一,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大佬,给兄弟指条明路,明天到底涨还是跌?
说真的,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的心情都跟便秘许久后终于见到马桶一样,复杂且急切。我急着想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当你开始问出“明天怎么走”这个问题时,你已经在投资这场大型真人吃鸡游戏里,主动给自己身上泼了汽油,还递给了庄家一个打火机。
你问明天怎么走?简单。涨。跌。横盘。三种走势,我蒙对的概率都有三分之一,这不比高考选择题的命中率高多了?恭喜你,你已经掌握了市面上99%财经大V的核心科技,剩下的1%精髓,藏在他们的付费小圈子里,内容是告诉你为什么昨天蒙错了。
这事的本质,从来就不是预测,而是按摩。你不是在寻求一个答案,你是在为自己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寻找一个情绪上的止痛药。而那些每天给你画线、解读K棒的大神们,扮演的就是心理按摩师的角色。他们把K线图玩得跟心电图似的,告诉你这里是心动,那里是心悸,马上就要心肌梗塞了赶紧跑。但实际上,那图上跳动的根本不是价格,而是成千上万像你我一样的散户,那颗七上八下、忽喜忽悲的玻璃心。
让我们把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分析先扔进垃圾桶,用第一性原理来审视一下这个所谓的“看盘”。你盯着的那些红红绿绿的柱子,背后是什么?是无数个体的买卖决策。而这些决策的依据呢?可能是公司发了财报,可能是老板讲了个新故事,也可能纯粹是隔壁王大爷说这玩意能涨。把这种混沌状态下的群体情绪,试图用几根均线就给框住,这不叫科学,这叫一种循环论证的行为艺术。
这就像拿着一份P得妈都不认识的体检报告,去判断一个人的健康。各项指标看起来都挺好,甚至还有点眉清目秀,但肝上的阴影,人家不告诉你,你压根看不见。财报可以做,故事可以编,甚至成交量都可以对倒,只有人性里的贪婪和恐惧,是永远真实的。
所以,别再纠结于明天大盘是突破30日线还是跌破60日线了。你应该问的问题是:现在场子里这帮人,他们的情绪到底在高潮还是在贤者时间?这背后的大逻辑是什么?
拿原文里提到的那几个板块来说事儿。
比如证券板块,为啥总有人盯着它?因为它被赋予了“牛市旗手”的江湖称号。大盘想搞事情,券商得先进ICU拉一波心电图,这是共识。于是,一帮资金就天天守着,想抓那个启动点。但问题是,现在的市场环境,是“快种快收”的模式。大家都是短平快的选手,没有人想搞什么价值投资、十年长跑。资金冲进去,拉一下发现没人跟,立马就跑。这就导致券商板块看着像个随时要发射的火箭,但仔细一看,燃料箱里装的都是可乐,呲一下就完事儿了。
你盯着它的均线,感觉好像有支撑,好像有压力。这其实就是多空双方在这里拔河。谁也说服不了谁,谁的力气也不比对方大多少。这种时候你冲进去,就是主动申请当那个拔河的绳子,被两边来回拉扯,直到你精神分裂或者钱包分裂。商战不是请客吃饭,是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你连对手的呼吸节奏都摸不清,就想着KO人家,这不现实。
再看那个所谓的数字货币概念。原文说“很久没有大涨过了”、“没有正规军参与”、“适合低吸”。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这地方是个废弃的战场,正规军早撤了,只剩下一帮游兵散勇在捡弹壳,指望哪天能捡到一颗没响的炸弹,然后发一笔横财。
这是典型的“瞎积薄发”式思维。赌的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万一利好来了”。兄弟,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万一。一个板块长期没有资金关注,一定有它的核心缺陷。要么是故事讲不下去了,要么是商业模式被证伪了,要么是监管的大刀悬在头顶。你这时候进去低吸,不是在抄底,你是在给那些早先进去被套牢的人当解放军。他们管你叫同志,心里想的却是“这傻子终于来了”。这种所谓的“低位”,不是价值洼地,而是人性陷阱。你以为你在风口,其实你站在火山口,跳进去不是起飞,是直接变成一个熟人。
真正的逻辑升维,是要看清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平台和媒体需要什么?他们需要流量,需要日活。所以,每天生产这种“明日预测”的内容,是成本最低、收益最稳的买卖。
那些大V和分析师需要什么?他们需要信徒,需要影响力,最终把这些转化成钱。预测对了,他是神;预测错了,可以说“市场不理性”。横竖都是他有理。
而你,作为用户,得到了什么?你得到了虚假的安全感,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成了别人商业模式里那个被反复收割的“优质客户”。
所以,别再每天问别人明天怎么走了。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干点正经事。比如搞清楚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看看它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有人买单。或者干脆关上软件,陪陪家人,健健身。毕竟,投资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让你每天对着一堆无意义的线条,搞得比西西弗斯还累。
市场的真相只有一个: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你天天研究投票机怎么操作,琢磨哪个按钮按下去能出大奖,这叫赌徒。而那些研究公司价值,判断它几斤几两的人,才叫投资者。
你猜猜,市场最喜欢收割的是哪种人?
是那些总想走捷径的人。
是那些总想白嫖答案的人。
是那些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
所以怎么办?
把复杂的问题扒光了看,看它的利益,看它的人性,看它的底裤是什么颜色。然后,再狠狠地踹上两脚,笑着说一句:就这?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