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国际风云,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就在11月4日,韩国情报部门向国会议员通报了一个惊人消息,有议员随后对媒体透露,自9月以来,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派遣了大约5000名士兵。
这批人名义上是去参与基础设施重建,但谁都知道,在战区附近修路搭桥、清理地雷,这活儿可不是普通工人能干的,摆明了就是朝鲜军队里的工兵部队。
不只是修桥铺路这么简单
这5000人还只是冰山一角。韩国方面判断,目前大概有1万名朝鲜军人部署在俄乌边境附近,而且后续似乎还有源源不断的兵力正在训练和筛选中,准备随时增援。
乌克兰方面的说法更添了一丝戏剧性。他们也在11月4日透露,俘虏到的朝鲜士兵竟然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不想被送回朝鲜,反而希望能去韩国生活。这背后的故事,恐怕比战争本身还要复杂。
库尔斯克的“血盟”
其实,朝鲜出兵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在持续了三年多的俄乌战争中,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就是朝鲜的突然介入。去年,面对乌军一度控制俄罗斯边境州库尔斯克长达半年的窘境,朝鲜悍然出兵一万多人。
今年4月,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向普京汇报时,首次公开承认了朝鲜特种部队与俄军并肩作战,最终将乌军赶出了库尔斯克。这场硬仗打下来,朝鲜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约有600名士兵阵亡,数千人受伤。
这种用鲜血铸就的友谊,俄罗斯高层记在了心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10月27日会见朝鲜外相时,就盛赞朝鲜军人的英勇功绩。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更是直言,朝鲜士兵保卫俄罗斯领土的英勇,切实增强了两国人民的凝聚力。
士兵之后是四万劳工?
军事上的捆绑只是第一步,经济上的深度融合才是重头戏。联合国一个负责对朝制裁的监测小组最近报告说,平壤正计划向俄罗斯派遣4万名工人,其中不乏信息技术人员。
这明显是冲着联合国的制裁禁令去的。但对于急需劳动力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急需外汇的朝鲜来说,这简直是天作之合。朝鲜出人,俄罗斯则用经济援助、军事技术和能源来回报,帮助平壤缓解国际制裁的压力。
从派兵打仗,到派工兵排雷,再到计划派遣大规模劳务人员,俄朝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单纯的战时互助,扩展到了着眼于战后的全面合作。
结语
反观另一边,乌克兰得到的支持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表态,不会提供“战斧”远程导弹;德国总理朔尔茨也依旧捂着“金牛”导弹不给。美国驻北约大使甚至跑到基辅,公开要求泽连斯基尽快停止战争。
一边是不断加码、雪中送炭的盟友,另一边是热情减退、口惠而实不至的伙伴。这种鲜明对比,无疑给了金正恩更大的底气。有了俄罗斯这个坚实的后盾,他确实不那么着急去见特朗普了。毕竟,手里的牌多了,谈判的姿态自然可以更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