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退地不断,土地市场遇冷,房价下跌的多米诺骨牌已倒下?

admin 2025-08-05 04:48 新闻动态 191

最近房地产圈的事儿挺有意思,一边是房企把手里的地退回去,一边却还有楼盘卖得热火朝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就来聊聊 2025 年 7 月楼市里这些让人琢磨的事儿。

7 月 28 日,华发股份发了个公告,说要把深圳前海冰雪世界项目的 7 宗商业用地退给政府,深圳土储中心打算用 44.05 亿元收回去。这可不是单例,从 2024 年 11 月华侨城武汉的一个 TOD 项目土地被收储,到 2025 年 1 月中国金茂把浙江湖州的 4 幅地块交给当地管委会收储,国央企退地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要退的地大多有个共同点,就是规划里办公用地占了九成以上,现在别说卖了,就算分割着卖都难。“商业办公项目现在太难了,政府收回去后,很可能会改成住宅用地。”

不过,就在这些房企退地止损的时候,有些地方的房子却卖得特别好。华发这次退地预计要亏 13 亿元,差不多是 2024 年净利润的一半,但同一时间,北京、上海的一些改善型楼盘却卖得火热。7 月北京朝阳的 “和光悦府” 开盘当天就卖了 92%,上海浦东的 “滨江壹号” 两个小时就卖光了。都是房地产行业,都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下,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房企们也在想办法应对。7 月 26 日,金地集团宣布要调整组织架构,把区域公司砍掉,从原来的三级管理变成 “总部 - 大区 - 地区公司” 的 2.5 级模式。这让人想起三个月前碧桂园的改革,他们说改革后决策效率提高了 30%。但这种 “瘦身” 能不能扛过当下的市场寒冬,还不好说。有人发现,金地保留的 10 个地区公司全在一二线城市,东北区域被打包成一个,三四线城市基本被放弃了。

再看看税收数据,也能看出点门道。财政部 7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房产税收入同比增长 12%,可土地增值税却跌了 17.6%。这一增一减,其实说明房地产市场正在变天:房屋交易这一块越来越冷清,而持有房屋的相关税收在增加。像杭州、成都这些新增的房地产税试点城市,持有环节的税收增长了 15%,这意味着房东们要为手里的房子多掏钱了。

二手房和新房市场的情况也反差挺大。7 月百城二手房均价同比跌了 7.26%,但新房均价却微涨了 0.18%。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更有意思,他们公布的新房均价是 16723 元 /㎡,比中指研究院的低了 154 元,就因为统计的时候把别墅排除了。这就跟市场的现状一样,高端市场还挺热闹,刚需市场却挺冷清。

万科和万物云的债务处理也成了房企自救的一个例子。万科打算用商品房、车位甚至公司股权来抵欠万物云的 2.57 亿元债务。这种 “左手倒右手” 的办法能撑多久呢?其实不光万科,2025 年 5 月融创也用南京的一个项目抵了 1.8 亿元的工程款。要知道,房企总的负债可有 65.8 万亿元呢。

7 月 30 日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就提了一句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没有什么救市的大招,也没有宽松的信号,这反而让深圳城中村改造的数据更值得关注 —— 改造带动当地建材采购增长了 45%,装修市场规模扩大了 28%。或许以后房地产的机会,不在拿地盖新楼这套老办法里,而在对存量房的更新改造上。

现在的市场就是这么分裂,盐城的房子要 28 个月才能卖完,连云港得 31 个月,可上海浦东的楼盘两个小时就卖光了。这说明房地产的下半场,不是所有房企都能留下来。那些还在纠结是退地还是拿地的房企,真该想清楚了,能活下来的,往往不是什么都想要的,而是知道自己该要什么的。

#民生聚光灯#

上一篇:江苏省企业境外投资备案(ODI)政策与案例解析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