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却能实现致命打击,隐形战机如何彻底改写战争规则?

admin 2025-10-08 06:58 新闻动态 120

歼-20、B2“幽灵”战机、F-35“闪电II”等这些战斗机,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采用了隐形技术。

不管是给地面部队打辅助、潜入敌方地盘、收集情报,还是进行核威慑,隐形战机已经完全改变了近七十年的战争模式。像美国、中国这些国家,都在这上面砸了不少钱,这也让隐形技术不停地更新换代。

怎么让一架大型飞机在雷达扫描中彻底“隐身”?航空工程师们到底解决了哪些技术难题?中国隐形战斗机的研发过程又是怎样的?

海湾战争里的“暗夜魅影”

1991年1月17号这天,全球的电视台头一回播放了海湾战争的现场画面。在巴格达的夜空里,好多绿色的光迹划过,那是伊拉克防空部队打出的曳光弹,它们要攻击的正是那个神秘的黑色三角物体。

那时,没人知道有这样一架高度保密的战机,它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对伊拉克首都进行轰炸,这架战机的名字是:F-117“夜鹰”。

海湾战争期间,大约有40架F-117隐形战斗机投入使用。这些战机只参与了联军10万次空袭行动中的2%,却成功摧毁了60%的关键战略目标。

奥利维尔·福特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里专门报道国防方面新闻的记者。

F-117战机首次执行空袭,直接打击了伊拉克防御体系的核心部位,整个过程中都没被发现。所有炸弹几乎同时落下,直到炸弹落下的那一刻,防空火力才反应过来。

专为地面打击任务打造的F-117"夜鹰"隐身战机,外形采用多面体几何结构,为单座设计,翼展长度13米。其机腹内置弹舱可装载两枚高精度激光制导炸弹,最大载弹能力达2270公斤。

埃马纽埃尔·于贝尔多是法国一家军事杂志的记者。

这种外观造型就为了达成一个关键目的:让雷达反射的面积变小。

越战那会儿,美军察觉到他们的老式战斗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在北越河内附近老是被苏联的导弹威胁,于是赶紧召集了国内最厉害的航空工程师来想办法。他们的目标是要完成一个当时看来几乎没法做到的事:让飞机在敌人的雷达上隐身。

杰罗姆·博纳尔迪是位来自法国的科技领域记者。

雷达发出的并非光,而是电磁波,它们如同一把看不见的扫帚,在天空中扫过。一旦碰到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便会在屏幕上显现出一个光点,这便是雷达的散射截面现象。物体尺寸越大、金属成分越多,屏幕上显示的光点就越清晰。

各国军队都清楚:雷达的诞生,让现代空战的游戏规则完全变了样。从此,隐形飞机时代拉开了序幕。

闯进没人的地方

1967年5月,一架用于高空侦察的飞机偷偷飞进了中国大陆的领空,开这架飞机的是台湾黑猫中队的成员,名叫庄人亮。

庄人亮,曾是黑猫中队的飞行员。我们从空中俯冲而下,轨迹如同漩涡一般,持续旋转,直至抵达谷底。谷底面积大概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小,那里矗立着铁塔,据说那里就是他们进行试爆的地点。

20世纪60年代那会儿,冷战气氛正浓,美国特别想拿到中国大陆的战略情报,没多久就把目光投向了台湾。

1961年,美国跟台湾方面签了“快刀计划”协议,在台湾组建了“黑猫中队”,这个中队有二十八个人,专门负责到大陆上空进行侦察。

“黑猫中队”用的飞机,是美国给的U-2侦察机。这飞机是全球头一架能飞到7万英尺高的,比当时苏联的军机要高出一倍还多。

皮埃尔-阿兰·安托万,这位军衔为上校的军官。

法国之前开战斗机的飞行员,也是研究航空历史的专家。

U-2用的是直翼造型,起飞靠翼尖的辅助轮助力,用的是中轴单轮的起落架。虽然它爬升时挺费劲,但一旦飞到目标高度,就能在高空长时间悬停。

U-2飞机在冷战刚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上世纪50年代那会儿,苏联在给中国提供航空技术支持的同时,它和美国之间的核试验比拼也越来越激烈。那时,要想知道敌方的兵力怎么布置的、军事基地在哪儿,还有重要装备有多少,只能靠空中侦察,但这样做其实是侵犯了别国的主权。

怎么才能在不被察觉、不被拦截,也不引起外交麻烦的情况下,自由地飞过苏联的领空呢?1954年的时候,高空侦察机U-2就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了。

皮埃尔-阿兰·安托万,军衔为上校

法国以前有位开过战斗机的飞行员,他还是研究航空历史的专家。

美国靠着U-2侦察机,一度在苏联领空随意飞行,连其盟友国家的上空也成了侦察范围,这成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惯常做法。

1967年,庄人亮开着U-2高空侦察机闯入大陆西北上空。当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已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的试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这次,U-2侦察机把中国罗布泊的核弹试爆场地给拍了下来。

解放军空军多次派歼击机去拦截对空域有威胁的U-2高空侦察机,但拦截效果并不理想。

宋心之是研究空军军事的专家。

以前我们只有第二代飞机的技术,而且那会儿还达不到自己研发的水平,只能模仿制造。苏联有款飞机叫米格-21,我们引进后,在国内仿制出了歼-7飞机。

另一头,苏联察觉到了U-2带来的危险,马上开始研发工作,造出了一种有多级推进功能、能飞到七万英尺高空的导弹。这就是后来大家说的SA-2地对空导弹系统。

1960年5月1日这天,中央情报局的一架U-2侦察机在执行对苏联的第24次侦察任务时失踪了。

让·雅克·梅尔霍尔是法国“泰雷兹”公司阵风项目的负责人。

当天,U-2战机近乎垂直地飞过苏联一处地空导弹防御基地。苏军立即做出反应,发射多枚导弹进行拦截。

对苏联来说,这次拦截是个难得的好机会——U-2残骸给工程师们送来了极好的研究材料,使他们能有机会缩小技术差距。美国在苏联上空“不可战胜”的形象彻底崩塌,不过这并没有让隐形战机的发展停下来,新的技术变革已在悄悄准备。

“矛”和“盾”的对抗

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防空系统不断升级,美国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悄悄开始研发新一代的侦察飞机。

这款战机的主要目的很清晰:要造出全球速度最快的军用飞机,让它能甩开当时所有导弹和拦截机的追踪。

洛克希德公司研发的A-12高空高速侦察机,是款把隐形技术带上新巅峰的革命性飞机。这架A-12的飞行速度能超过3000公里每小时,有些改进后的型号,速度更是超过了3700公里每小时。这样的速度,在当时航空界里,简直就像神话一样。

盖坦·皮尚是法国一家军事网站的主持编辑。

A-12的蒙皮技术也打破了常规做法:在特种涂料里加进细小的钢珠,这些钢珠可以吸收雷达波,另外还采用了“吸波三角结构”来捕捉雷达波,使射来的雷达波在表面多次反射,直至完全消失。

但航空工程师们关于“攻击”与“防御”的技术比拼一直没断过。侦察机时代过去后,隐形攻击技术成了新的竞争领域。

盖坦·皮尚是法国一家军事网站的主编。

隐形技术如今已不局限于潜入敌方区域搜集情报,而是要深入敌方核心地带,实施精确轰炸,打击对方的防空体系。

1991年海湾战争里,F-117有着惊艳发挥,这让它的传奇地位更加稳固,而这场战争,也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心之,是研究空军军事的专家。

海湾战争的几个结果让中国军方深感震惊。首先,在海湾战争中被击落的敌机里,超过九成是被雷达制导导弹打下来的,你还没察觉到敌人在哪儿,就已经被锁定并击落了。这让我们猛然意识到,原本以为航炮在未来空战中还会是主要武器,这其实是个早已过时的错误想法。其次,隐身飞机的突袭确实给国家的重要设施和防空网络建设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不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就会面临巨大的困境。

1998年3月,中国自己研发制造的歼-10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后来慢慢成了中国空军的重要战力。

施孝玮是台湾那边搞军事评论的人。

歼-10系列里有个歼-10C型号,这款战机有外销版本,卖给了巴基斯坦。在最近那场印巴空战里,巴基斯坦用来发射霹雳-15飞弹的战机,正是歼-10C。

2025年5月上旬,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有争议的边境地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空战。之后巴基斯坦方面表示,他们动用了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和雷达预警设备,成功击落了印度6架战机。这6架战机里,有3架是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机,还有1架米格-29战机和1架苏-30战机。而歼-10C战机在此次战斗中没有任何损失。

宋心之,是研究空军军事的专家。

这体现的不只是单次空战的获胜,更说明我们对未来作战模式的判断是准确的。我们主张的是远程侦察、锁定目标并实施攻击,这是一个完整体系。只要我能发现你,就能锁定你,进而击落你,而你根本不会察觉。

永不停歇的较量

美国军方在研制F-117战斗机期间,始终没有停下对“飞翼”式布局设计的钻研,后来B-2“幽灵”战略轰炸机成功问世。

奥利维尔·福特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里专门报道国防方面新闻的记者。

B-2是美国专门为战略空军设计的隐形轰炸机,承担着核威慑的重任。这个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冷战终极武器,性能比F-117还要出色。

B-2虽然体型巨大,但它在雷达上显示的信号特征,跟一只在树梢上飞来飞去的燕雀差不多,雷达屏幕上几乎看不出它的踪迹。

杰罗姆·德·莱斯皮努瓦是法国空军里的中校,也是位军事方面的专家。

整架飞机的每个设计细节都紧扣“隐形”这个主题。B-2几乎不会主动发出信号,连标准的Link-16战术数据链都没装,这种系统是用来实时获取战场信息的。

B-2是航空史上造价极高的飞行器之一,1990年时,一架B-2的造价就超过了20亿美元。专家推算,B-2每飞一小时,地面上就得花超过一百小时来维护。

皮埃尔-阿兰·安托万,军衔是上校

法国以前当过战斗机飞行员,现在是个研究航空历史的专家。

B-2从某种角度看,算是“星球大战”计划的后续发展,也是里根总统推动的战略举措之一。那时美国大力宣传这些技术成就,甚至有些夸大其词,最终让无力继续跟进的苏联陷入困境。

不过,这架战略轰炸机到底还能“隐身”多长时间呢?现代的雷达技术会不会最终发现它的伪装?

埃马纽埃尔·于贝尔多是法国一家军事杂志的记者。

跟所有军事科技一样,B-2早晚会被后来者超越。现在,连甚低频雷达都能发现隐形战机的身影了,更何况还有“被动雷达”这类新技术的出现。

全世界能研发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没几个。像F-22“猛禽”和F-35“闪电II”这类第五代战机,把过去七十年积累的隐形技术都用上了。除了美国,中国的歼-20和俄罗斯的苏-57也先后亮相了。

宋心之,是研究空军军事的专家。

2003年左右,我们启动了歼-20的研发工作。到2011年,歼-20隐形战机仅用了约8年时间就完成了首次试飞,这比歼-10的研发时间少了一半。

2024年11月,中国自主研制的另一款隐形战斗机歼-35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现身。这款战机具备隐形、多用途作战和远程打击等多种能力。它的出现,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同时拥有两款隐形战斗机的国家。

宋心之,是研究空军军事的专家。

歼-35的隐身性能比歼-20还要强,雷达反射面积更小,机身表面特别平滑,这表明中国在飞机外形隐身设计方面仍在不断进步。

不过,隐形技术的最终完美形态或许还并未出现。

奥利维尔·福特,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里专门报道国防方面新闻的记者。

未来战场上,隐形科技和电子迷惑手段会紧密结合。等敌方把防空导弹都用在打下那些便宜的无人机上时,真正的载人隐形战斗机早就直接攻击关键目标了。

回顾七十年发展历程,隐形技术无疑彻底变革了空战规则,也重新定义了军事战略。无论哪个国家当前占据优势,最终都会被其他国家追上甚至超越。这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技术比拼,在这场“进攻”与“防御”的对抗中,依然会在我们头顶的天空中,以看不见的方式持续进行。

这周六的晚上十点整

凤凰卫视中文台要特别播出《皇牌大放送》节目

《空中幻影:战机隐形技术揭秘》

请大家多多留意!

出处:《皇牌大放送》节目

编者:Sia

上一篇:仙桃潜江蛙人水下打捞
下一篇:三星“太子爷”李智昊弃美籍服役海军军官候补生,比普通士兵服役期长,他爹和家族前辈多未服兵役,韩国舆论高度关注这一打破惯例的决定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