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手机和电子游戏成为当代儿童的主要娱乐方式时,我们这些80后总会不自觉地怀念起那个简单却充满乐趣的童年。没有精致的玩具,没有虚拟的游戏世界,但我们的快乐却真实而纯粹,像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记忆的阳光下闪闪发亮。
放学铃声一响,校园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女生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从口袋里掏出精心准备的橡皮筋,两人用脚撑开,其他人便像小鹿般轻盈地跳起来。从脚踝到膝盖,再到腰间,最后举过头顶,每升高一级都会引发一阵欢呼和叹息。跳皮筋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协调性,那些能完成"马兰开花二十一"全套动作的女生,往往是全班崇拜的对象。男生们则更钟情于滚铁环,用一根弯钩推动铁环向前滚动,看谁能保持平衡跑得更远。铁环与地面摩擦发出的清脆声响,至今仍萦绕在耳畔
课间十分钟是另一个充满创意的时刻。女生们从书包里翻出沙包,分成两队互相投掷,中间的人要灵活躲避,被击中者就加入对方队伍。男生们则在地上画几个方格,单脚跳来跳去,既要保持平衡,又要准确踩线,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同伴的哄笑。最受欢迎的还要数跳房子,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格子,按顺序单脚跳,既要力量控制,又要精准落点,常常玩得满头大汗也不肯罢休。
放学后的街道更是成了天然的游乐场。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就能发明出无数种游戏。弹玻璃球时,趴在地上瞄准的样子活像一个个小狙击手;拍洋画要讲究手法和角度,赢来的洋画被小心地夹在课本里珍藏;打陀螺的鞭子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陀螺在地上旋转出炫目的光影。这些简单的游戏,却蕴含着无穷的乐趣和智慧。那些年,我们的快乐如此简单。一根橡皮筋、一个铁环、几粒石子,就能让我们玩得忘乎所以。没有电子设备的干扰,没有过度保护的限制,我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协作、竞争和坚持。这些童年的记忆,就像老照片一样泛黄却温暖,每当想起,嘴角总会不自觉地上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80后的童年乐趣提醒我们:幸福往往就藏在最简单的快乐之中。
80后的集合,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