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专机上突然改口称可能降低对华关税,同一天中国购入18万吨美国大豆,这巧合背后藏着怎样的交易?美国农民为何比总统还着急?

admin 2025-11-21 19:51 新闻动态 59

你相信吗?18万吨大豆,这个数字还不到中美贸易战前中国从美国年进口量的一个零头,却让华尔街分析师连夜修改预测报告。

就在特朗普前往韩国的飞机上放出“可能降低对华关税”风声的同一天,中国悄悄购入三批美国大豆。这种看似巧合的 timing,在外交圈看来简直比精心编排的剧本还要精准。

2025年10月29日,特朗普在专机上对记者坦言:“我预计会降低关税,因为我相信中国会协助我们解决芬太尼问题。 ”《华尔街日报》随后补充细节,称针对中国商品的“芬太尼关税”可能从20%下调至10%。

特朗普没有透露具体时间表和幅度,但这已经是他2025年初威胁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后,首次公开表态可能降低关税。

几乎同一时间,路透社曝出消息:中国中粮集团本周购入了三批美国大豆,总量约18万吨。 这批大豆预计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从美国西北部港口发运。 这是中国今年首次采购美国新收获的大豆,打破了自5月以来的采购僵局。

大豆在中美贸易中从来不是简单的农产品。 2018年贸易战开打时,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直接导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从2017年的3285万吨腰斩至2018年的1644万吨。

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一度跌破8美元/蒲式耳,创下十年新低。 那些曾经把特朗普送上总统宝座的农业州农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大豆烂在仓库里。

特朗普此时释放降税信号,背后是美国国内日益增长的压力。 日常商品和汽车零部件价格持续居高不下,民众抱怨声越来越大。

更关键的是,2025年即将到来的选举季让特朗普不得不正视农业州选民的诉求。 这些农民明确表示,如果不能再把大豆卖给中国,他们可能会重新考虑自己的投票选择。

中国这次采购的18万吨大豆,在中国每年超过1亿吨的大豆进口总量中只占0.18%。 这个微妙的数字既表达了善意,又明确展示了中国的底气。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总量的65%,而从美国进口的仅占25%。 供应链的多元化让中国在谈判桌上拥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

特朗普再次提出要中国协助解决芬太尼问题,这个套路对中国来说并不陌生。 事实上,中国自2019年起就对芬太尼类物质实行全品类管控,从生产到出口的整个链条都受到严格监管。

美国自己的调查报告显示,多数非法芬太尼类似物是在美国本土或墨西哥的地下工厂合成的,而非来自中国。

中美这场博弈中,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 特朗普的降税暗示留足了回旋余地,他既可以真的降低关税换取中国更多采购,也可以在获得短期好处后再次变卦。 2025年初他就上演过类似戏码:先威胁加税,后同意降税,整个过程如同过山车般起伏。

中国的大豆采购同样充满智慧。 18万吨这个数量足够让美国农业部长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这是特朗普总统谈判能力的胜利”,但又不足以让中国陷入被动。

如果美国后续动作不符合预期,中国完全可以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其他供应商。 这种可进可退的策略,体现了中国在外交谈判中的老练。

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在得知大豆采购消息后,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中国今日采购多船美国大豆,彰显了特朗普总统强大的交易能力。 ”这种迫不及待的表态,反而暴露了美方对贸易突破的渴望。

中美贸易博弈就像一场高水平的棋局,每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计算。 18万吨大豆和关税下调的暗示,只是这盘大棋中的一步小棋。 双方都在观察对方的下一步动作,等待最佳时机打出自己的王牌。

上一篇:中美贸易谈判风云再起:全球经济规则博弈的背后谁能笑到最后?
下一篇:国外收款方式对比表 + 各场景建议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