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了对中国阳极级石墨的反倾销调查初步结果,93.5%反倾销税,外加已有的关税叠加,实际税率能到160%。
这一下子,石墨出口商直接被卡了脖子,很多人说这就是贸易战的老套路,特朗普团队用关税当武器,打的还是电动车产业链最关键的原料。
其实这也不是突然袭击,调查从1月8日就开始了,彼时市场还没太多反应,直到7月,美国正式亮牌,气氛才真正紧张起来。
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价值3.471亿美元,这个数字不算小,尤其在全球新能源车产业链里,占了很大比重。
中国企业一边被指低价倾销,一边又被扣上“不公平补贴”帽子,表面是保护本土,实际美国本土石墨产能根本吃不消,短期内补不上这个缺口。
美国电动车厂商,特斯拉为代表,马上感受到了压力,每辆车光电池材料成本就要多出几百美元,公开发声说这样下去竞争力都要被削弱。
特朗普一贯的“美国优先”,强推制造业回流,那些关税、补贴、限制措施轮番上阵,他想把中国企业挤出去,自己产业趁机补位,可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
6月底,中美刚刚在稀土领域签了协议,加快对美出口,刚有些缓和苗头,结果石墨关税一出,局面又被搅浑了,谈判成果也被打了折扣。
美国的算盘谁都能看懂,用稀土换石墨,想掌控更多谈判主动权,可中国这边反应很快,马上调整出口结构,寻找新买家,欧洲、东南亚成了新目标。
中国石墨出口有三分之二都卖到美国,美国卡住了咽喉口,可美国又有多大底气呢,数据显示,美国八成石墨、稀土都靠中国进口。
美方想逼中国让步,但行业协会已经递交请愿,要求豁免关税,商务部迟迟没松口,美国本土供应链反而最先受伤,这种局面已不是第一次出现。
7月20日左右,风向又变了,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毛晨月在试图离境时被中国限制出境,消息一出,市场哗然。
毛晨月是美籍华人,负责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方案,很多中美跨境项目都有她的身影,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7月21日记者会上确认,毛晨月涉及刑事案件,需要配合调查,暂时不能离境。
富国银行反应很快,宣布暂停所有员工赴华行程,理由是评估风险,这一决定导致不少金融合作项目按下暂停键,跨境融资也被重新评估。
毛晨月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方案曾帮中国企业节省30%融资成本,她被限制后,银行和企业都得算算账,合作中断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
7月3日,另一个案例刷屏,中国工程师徐泽伟在意大利米兰机场被捕,美国指控他参与2021年微软Exchange服务器漏洞利用,还说他窃取了新冠疫苗数据、大学和企业信息。
徐泽伟是上海积塔半导体的IT经理,他否认所有指控,说自己只是度蜜月,案件还在米兰推进,美国司法部给出的罪名多达九项,最高可判二十年。
这两起事件时间点很微妙,石墨关税刚落地,技术人员被捕,金融高管被限制出境,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博弈与回应,双方动作极具针对性。
贸易摩擦背后,其实是供应链安全的全面争夺,石墨、稀土这些关键原料,中国掌握着全球九成以上份额,美国想“去中国化”,但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到。
G7最近在南非讨论“产能过剩”和矿产脆弱性,公开把矛头指向中国,可这些大国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最后公报都没全签,盟友也未必愿意配合美国走极端路线。
特朗普把关税打到150个国家,连加拿大、墨西哥都开始反击,全球贸易信心指数降到二十年新低,美国制造业回流目标受阻,企业界和消费者都开始叫苦。
稀土协议刚签,中国马上调整出口,7月18日数据显示,中国稀土磁铁出口同比下降38%,但对美国发货却激增158%,这说明贸易结构正在变化。
美国本土石墨供应有限,短期补不上,企业订单减少,工人被闲置,特朗普在白宫会议上发火,报告显示电池材料短缺已经影响制造业目标,关税的反噬效应越来越明显。
中国这边虽然短期承压,但长远看,正加快技术升级,找新市场,工厂加速生产合成石墨,企业多元化布局,试图把危机转为动力。
富国银行事件后,越来越多美企谨慎赴华,金融合作收紧,跨境融资项目需要重新谈判,连锁反应已经蔓延到整个供应链。
这次博弈已经不是单纯的关税战,科技、金融、地缘政治搅在一起,特朗普打算用石墨卡中国出口,中国用限出境和稀土调整回敬,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徐泽伟案还在程序中,毛晨月调查也没结束,短期内贸易紧张难以缓和,双方都有自己的底线和策略,都在等对方先松口。
特朗普“美国优先”喊得响亮,现实却漏洞百出,制造业复兴喊了几年,效果不如预期,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都感觉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则相对稳健,坚持公平贸易,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实力摆在那,谁也别想轻易占便宜,这场较量短期看不到头。
电动车行业受影响最直接,美国车企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特斯拉公开表示担忧,马斯克和特朗普矛盾加深,产业链震荡难以避免。
中国企业虽然短期吃亏,可逼着自己技术升级,开拓新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另一场自我进化。
贸易摩擦、供应链安全、科技争夺、金融风险,全都搅在一起,2025年这个夏天,中美之间的紧张氛围正浓。
事态还远没有结束,谁会率先妥协,谁又能顶住压力,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值得关注,博弈才刚刚开始。
石墨关税风暴:中美硬碰硬,电动车产业链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