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国际AI创作季#
普京的军权火锅烧糊了,各路刀叉在锅里乱搅!
瓦格纳去年在罗斯托夫闹的那出戏,俄国防部大楼被围得水泄不通。普里戈任的私人武装开着装甲车招摇过市,国防部长绍伊古的办公室差点被掀翻。普京用视频通话喊了句话,这支雇佣军就掉头撤退了。表面上看着是控住了场,实际暴露了军权分裂的严重问题。这些私人武装的命脉全系于个人承诺,随时可能翻脸。
车臣部队现在比网红还活跃,卡德罗夫举着手机四处拍战场小视频。他手下的小伙子们玩着抖音攻占建筑,重型机枪扫射的画面直接传上社交平台。这种家族武装只看老大脸色,卡德罗夫肾病传闻传了两年,骑马露面的次数比战报还多。要是真没了这位“车臣王”,那些只认叔叔伯伯的小青年分分钟能把格罗兹尼变战壕。
国民近卫军的三十四万精兵成了普京的“双面胶”。坦克在乌克兰前线当预备队,回头又去莫斯科街头镇压抗议。佐洛托夫的队伍明着负责保卫政权,暗地里和正规军抢着建军功。内部报告显示他们在赫尔松拦截走私时,为缴获物资和边防军当场拔枪对峙。这种既要当鹰犬又要立战功的日子,部队间的矛盾比战壕积水还深。
俄正规军在顿涅茨克啃硬骨头时,新兵居然领到1943年的莫辛纳甘步枪。战地记者拍到士兵自己花钱网购瞄准镜,军用罐头里掺着过期民食品。另一边,卡德罗夫十七岁的侄子晒出上校肩章,正规军军官熬二十年才到中校军衔。这种双重待遇把军队分裂钉在耻辱柱上,哪个士兵甘愿当“炮灰精英”?
瓦格纳残部被收编后更憋屈,他们的装备补给排在了末尾序列。战地医院优先收治正规军,雇佣兵截肢手术要排三天队。原本的战场奖金缩水六成,逃兵数量比雨季蘑菇冒得还快。有士兵把T-62坦克零件拆卖黑市,军需官睁只眼闭只眼充工资。
马里乌波尔战役就是现成教科书。车臣部队拍完冲锋视频就缩在装甲车后,真正强攻亚速钢铁厂的是第150摩步师。巷战最吃紧时,社交媒体冒出卡德罗夫武装在二十公里外开烤肉派对。顿巴斯民兵传着冷笑话:“车臣勇士负责热搜,我们负责血肉热搜”。
新签署的兵役法案让营房多了批银发战士。五十岁老兵背着RPG火箭筒翻战壕,膝盖积液发作疼得直哆嗦。军服供应商被曝出用窗帘布充作战术背心,前线部队三个月没领到冬靴。更糟的是私人武装总能优先拿到北约缴获装备,正规军看着美制防弹衣酸成柠檬精。
普京这出分权大戏演得像个平衡术高手。私人武装既当政权防弹衣,又防着国防部坐大。可这套路就像用胶带补航母,1917年的冬宫枪声才过去百年。当年沙皇近卫军倒戈的画面,现在换个台标就能直播。
被收编的瓦格纳成了定时炸弹。军官反映整编部队拒绝拆除部队徽章,半夜集会高唱雇佣兵军歌。车臣武装在格罗兹尼囤积重武器,库存量超过中央军区配给。表面臣服的背后是各自磨刀,政权交接时必见真章。
北约情报官私下嘲笑这是“现代版三国演义”。俄军电子战系统频出故障,后来查清是不同派系安装后门程序。乌军反攻时出现诡异现象:某些防线的炮火支援总是延迟,恰巧都是私人武装负责的地段。
鼓吹分权制衡的人该去战场闻闻硝烟味。短期看是卸了国防部的枪,长远却是给政权埋了雷场。等这些军阀羽翼丰满,克里姆林宫恐怕连红场阅兵都凑不齐方阵。
这锅军权乱炖啊,汤底都熬成炭渣了!俄罗斯这把碎成渣的军权魔方,你们说还能重拼完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