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西挖出刘贺墓,5000竹简曝光,霍光的1127条罪状还可信吗?

admin 2025-11-24 09:40 产品展示 139

创作声明:本故事基于真实事件进行叙述,所有内容均来源于史实记载,文中涉及人物情感表达和心理活动为合理推演,基于史实基础;如有表达的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理解,请理性阅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并无关联,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特此说明!谢谢!西汉那年,大将军霍光把刘贺扶上皇位,说他是可造之材。转眼27天,又说他干了1127件坏事,必须废掉。平均一天干40多件,连吃饭睡觉时间都不够。霍光嘴上说为国除害,手上玩弄权术,古代权臣都这么会演戏。刘贺背着这口黑锅,在土里躺了2000年。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他就是个废物点心。更绝的还在后面。2011年,他坟墓被挖开,里面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01公元前74年,长安城的气氛有点紧张。为啥?汉昭帝刘弗陵,才21岁,就去世了。关键是他没留下一儿半女,这下皇位空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谁来当这个皇帝?这事儿,得一个人说了算,他就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霍光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汉武帝临终前的托孤重臣,同父异母的哥哥是霍去病,这层关系让他权倾朝野。霍光的外孙女还是汉昭帝的皇后(上官皇后)。这关系,这权力,在长安城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他得挑个新皇帝。挑谁?霍光心里那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他必须挑一个好拿捏的。挑来挑去,他看中了汉武帝的孙子,18岁的昌邑王刘贺。02为啥偏偏是刘贺?按道理,汉武帝的孙子也不少。可那会儿,活着的、有资格的,就属刘贺最合适。他是汉武帝儿子刘髆的独苗,刘髆去世得早,刘贺5岁就继承了昌邑王的位子。霍光一琢磨,这孩子18岁,在山东(昌邑国大概在山东巨野)当土皇帝,史书上说他名声不咋地,天天就知道玩乐。霍光估计就看中他“傻”,没啥政治经验,觉得这种人好控制。立马,一道诏书发往昌邑国。刘贺一看,乐坏了。他爹刘髆当了一辈子诸侯王,没当上皇帝,他居然捡了个大便宜。这天大的馅饼砸下来,刘贺立马点了200多号人,浩浩荡荡从山东出发,往长安赶。03刘贺这200多人,可不是随随便便的狐朋狗友。这是他整个昌邑国的朝廷班底,从文官到武将,从乐师到厨子。按理说,你是去奔丧、去即位,你得表现得悲痛点、严肃点。可刘贺不。《汉书》里记着,他从山东一路跑到长安,路上就没消停过。路上到处搜罗“长鸣鸡”和“竹杖”,还让随从抢夺民女。这哪是去当皇帝,这简直就是乡下土财主进城,把皇宫当自家后院了。到了长安城外,按规矩要哭丧。刘贺嫌规矩烦人,说自己嗓子疼,哭不出来。霍光在城里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估计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自己好像挑错人了。但这会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霍光还是黑着脸,硬着头皮把刘贺迎进了未央宫。04刘贺进了宫,龙椅一坐,彻底放飞自我了。他把皇宫当成了游乐场。汉昭帝的灵柩还停在前殿呢,按规矩全国都得守丧。他倒好,就在后宫敲锣打鼓,开派对,斗狗、玩乐。更要命的是,他把他那200多个昌邑老乡全安排了官职。他也不掂量掂量,这长安城姓霍,不姓刘。他刚即位,就开始动霍光的奶酪了。他想把自己的人安插到关键部门,还想把霍光的亲信换掉。他甚至还想追封他爹刘髆为“皇考”,这在礼制上是大事,等于要另立山头。霍光是什么人?那是汉武帝跟前混出来的,政治手段玩得炉火纯青。他一看刘贺这么不识相,心里就开始盘算了。他允许刘贺胡闹,甚至可能还派人陪着他闹。他在收集证据,他要等刘贺闹得天怒人怨,再一招致命。05刘贺在皇位上蹦跶了27天。第27天早上,霍光行动了。他秘密联系了丞相杨敞、御史大夫田延年,把废皇帝的计划全盘托出。这可不是商量,这是通知。杨敞当场吓得汗流浃背,话都说不利索,最后被他老婆(司马迁的女儿)在背后猛戳,才哆哆嗦嗦地同意了。霍光拿着剑,带着兵,直接冲进未央宫。他先是客客气气地请刘贺的200多个昌邑老乡出去,说有赏赐。等人一出去,立马全抓了。然后,霍光走进大殿,刘贺还蒙在鼓里呢。霍光当着刘贺的面,让尚书令读奏章。那奏章可不得了,洋洋洒洒列了刘贺在位27天干的1127件坏事。平均一天干40多件,这效率,比批奏折都高。06这1127条罪状,都写了啥?说他祭祀不严肃、在宫里胡闹、抢夺官女、任用小人、大吃大喝、不守孝道。反正就是吃喝玩乐,不干正事。刘贺当场就懵了,说这里面好多事他都没干过。可这会儿,刀把子在霍光手里,刘贺说啥都没用了。霍光接着就去禀告上官太后。这太后是谁?霍光的外孙女,才15岁。15岁的小姑娘哪懂这个,外公说啥就是啥。太后当场下诏,废了刘贺的皇位。这27天的皇帝梦,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结束了。刘贺被赶出未央宫,送回了昌邑国,连诸侯王都做不成了。他那200多个老乡,下场更惨,全被霍光杀了。霍光这么做,就是杀鸡儆猴,告诉全天下,谁才是大汉朝真正的主人。07刘贺被废后,霍光又从民间找了汉武帝的另一个曾孙刘病已,扶上皇位,这就是汉宣帝。刘贺呢?他在山东老家被软禁了十几年。汉宣帝上台后,觉得刘贺也没啥威胁了,就封他为“海昏侯”。这名号听着还行,但食邑只有四千户,而且是把他打发到了偏远的豫章郡(江西南昌)。这意思很明白,就是让他滚远点,别在长安碍眼。刘贺带着一肚子委屈和憋屈,搬到了江西。他才30出头,政治生命彻底完蛋了。史书上说他到了江西也不老实,还跟当地官员来往,结果被汉宣帝警告。当地太守杨恽(就是丞相杨敞的儿子)还专门写报告监视他。公元前59年,刘贺在海昏侯的位子上去世了,年仅33岁。他死了,但《汉书》给他定的“荒唐”的调子,就这么传了2000年。他成了历代皇帝的反面教材,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08时间一晃,2000多年过去了。到了2011年,江西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村民在修路时,发现了一座大墓。考古队赶紧过来勘探,发现这墓规模极大,而且没怎么被盗过。专家们兴奋了,这么大规模的汉墓,墓主人身份肯定不一般。随着挖掘的深入,出土的文物让所有人都没想到。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堆得跟小山一样,总重量超过100公斤。还有成套的编钟、精美的玉器、五铢钱堆了几十万枚,重达10多吨。这排场,别说诸侯王了,简直快赶上皇帝了。考古队根据墓里的“刘贺”私印和“海昏侯”印玺,最终确定,这就是那个只当了27天皇帝的倒霉蛋——刘贺的墓。09挖到这些金银财宝,大家虽然高兴,但也觉得正常。毕竟史书上说刘贺就是个爱享受、爱玩乐的败家子,他墓里金子多,符合人设。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所有人的眼镜都掉地上了。当考古队清理到主棺,也就是刘贺的内棺附近时,发现了一大堆黑乎乎的东西。这些东西泡在水里,黏糊糊的,看着像烂泥。专家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清理出来,发现是一卷一卷的竹片片。这是汉代的竹简!是书!在场的考古专家都激动起来。在2000年前,这玩意儿可比金子宝贝多了。这批竹简的数量,初步估计,超过5000枚。这在汉墓考古里是极其罕见的发现。领队专家拿起一片,借着灯光仔细辨认,上面有字,是标准的汉隶。他赶紧让人把这些竹片全捞上来,小心翼翼地运回实验室。这些竹简全泡在水里,粘连在一起,清理难度极大。10专家们开始对这些竹简进行红外扫描和释读。拼着拼着,拼出了几个字。领队教授瞄了一眼电脑屏幕,顿时严肃起来。他看到了两个字——“孔子”。这堆竹简里,居然有《论语》!这还不算完,专家越看越不对劲。他们发现,竹简上的《论语》内容,跟我们流传下来的版本(叫《鲁论》)长得不太一样。有些篇章顺序是反的,有些句子也不一样。专家们一查史料,猛地反应过来。汉代《论语》有三个版本:《鲁论》、《古论》和《齐论》。《鲁论》和《古论》流传下来了,最后合并成了我们的版本。而《齐论》,早在1800年前的魏晋时期,就彻底失传了!刘贺墓里发现的,很可能就是失传了1800年的《论语·齐论》!考古队负责人接下来又有了新发现。他指着另一批竹简,辨认出那是《诗经》。11没错,不只是《论语》。5000多枚竹简里,还发现了《诗经》、《礼记》、《孝经》、医书、占卜书,甚至还有教人怎么玩六博棋的棋谱。这哪里是“废物”的墓,这简直是一个小型图书馆,一个文化宝库!尤其是《诗经》,版本比毛公传授的《毛诗》(我们通行的版本)还要早。一个史书上被骂成“不学无术”、“荒唐透顶”的18岁青年,他的陪葬品,不是美女画像,不是玩乐工具(当然也有),而是这个国家最核心的精神典籍。他把孔子、把《诗经》、把《礼记》整整齐齐地带进了坟墓。这些书简都放在他的内棺旁边,是他最贴身、最珍视的东西。这操作,哪像个“废物”,这分明是个爱书如命的顶级学霸。他受到的教育可不差,父亲刘髆的老师王式,就是《诗经·齐诗》的大家。他的爷爷汉武帝刘彻,也是个文学青年。刘贺从小耳濡目染,他根本就不是什么不学无术的草包。12这下问题来了。《汉书》里那1127条罪状,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人,尤其是18岁的青年,能在27天里干1127件坏事吗?平均一天41.7件。就算他24小时不睡觉,不吃饭不喝水,专门干坏事,一个小时也得干1.7件。这根本不符合常理。唯一的解释就是,这1127条罪状,是霍光集团为了废掉他,罗织的罪名。里面可能有真的吗?可能有。比如刘贺刚到长安,确实带了昌邑旧部,想安插亲信,触动了霍光的权力。比如他可能确实在丧期搞了点娱乐活动,这在儒家看来是大不敬。但绝大部分,都是夸大其词,甚至是凭空捏造。就是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全都上纲上线,凑数凑出来的。13霍光为什么要这么干?他一开始选刘贺,是觉得刘贺年轻、好控制。没想到刘贺虽然年轻,但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当真正的皇帝,想把权力从霍光手里拿回来。刘贺带着200人的团队进京,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班底。他一上来就提拔自己人,这就是在挖霍光的墙角。这是霍光绝对不能容忍的。霍光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傀儡,不是一个想亲政的老板。于是,霍光就将计就计,在短短27天内,搜集(或者说制造)了1127条罪状,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把刘贺废了。废了他,还要把他彻底搞臭。史书是胜利者写的。霍光胜利了,所以《汉书》里的刘贺,就成了那个荒唐的废物。这样才能彰显霍光废帝的“正义性”和“合法性”。14刘贺在政治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18岁当皇帝,27天被废,33岁死在异乡。他斗不过霍光。但他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5000多枚竹简,带进了墓里。他可能做梦也想不到,2000年后,这些竹简会重见天日。这些竹简,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失传1800年的《论语·齐论》,看到最古老的《诗经》。这对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价值无法估量。讽刺的是,刘贺在政治上的失败,反而保护了这些文化遗产。如果他当皇帝当得稳,这些书在长安的皇家图书馆,八成也在后面王莽之乱或者董卓之乱中烧没了。正因为他被贬到了江西这个“穷乡僻壤”,他的墓才得以在地下安静地躺了2000年。15霍光费尽心机,把刘贺写成个废物,好让自己名正言顺地当“伊尹第二”(商朝名相,也干过废立之事)。结果东窗事发。他死后才几年,汉宣帝刘病已,就是那个他从民间找来的皇帝,翅膀硬了。汉宣帝一查,霍家仗着权势,干的坏事一点不比刘贺的“罪状”少。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子霍云,还有整个霍家集团,慌了神,想搞点动作。结果被汉宣帝一锅端了,霍家满门抄斩,直接灭族。霍光想当千古名臣,结果家族断了根。他老婆毒死许皇后的事也被翻出来,他自己差点被刨了坟。反观刘贺。他生前被圈禁,死后背黑锅。谁知道2000年后,他坟墓一开,真相大白。他不是废物,他是个爱读书的学霸。霍光想在史书上流芳百世,结果家族被灭,自己也成了权臣的代名词。刘贺被钉在耻辱柱上2000年,结果靠着陪葬品翻了身。这就是结局。史书会撒谎,但埋在地下的竹简,它不会。创作声明:本故事来源:【《汉书·武五子传》、《汉书·霍光金日磾传》、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报告】,本文依据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历史故事,有些部分可能会在历史细节进行了合理推演。凡涉及推测性内容,均基于同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和相关史料进行合理构建,部分细节进行了文学性渲染和合理推演,有部分为艺术加工,如有表达的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理解,请理性阅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或与本文并无关联,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特此说明!谢谢!

上一篇:“王疯子”接死令不准打仗,转身却端掉日军军官团,毛主席连声叫好
下一篇:2场砍32分8助攻5抢断,再进8记三分!火箭队新第六人亮相,替补双塔跟着受益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