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东天空即将被欧洲战机台风统治。
土耳其谈判采购40架,沙特加购第二批,卡塔尔追加12架,三国订单总量逼近150架,总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这是欧洲十年来最大规模战机出口,背后藏着三国共同的算计,用欧洲技术摆脱美国控制。
土耳其因买俄罗斯导弹被踢出F-35俱乐部,沙特不想只靠美制武器,卡塔尔则被美国拒绝出售F-35。
英国工厂连夜赶工,但真正的赢家不只是欧洲。
土耳其,用欧洲战机填补F-35的窟窿
2025年7月4日,土耳其国防部长亚沙尔·居莱尔在安卡拉会见英国BAE系统公司CEO和英国大使。
这场闭门会议的目标很明确,敲定40架台风战机的采购条款。
土耳其空军司令齐亚·杰马尔将军的出席,表明谈判已进入技术层面。
土耳其急着买台风,直接原因是2019年采购俄罗斯S-400导弹后被美国踢出F-35项目。
失去第五代隐身战机的土耳其空军,现役主力仍是老旧的F-16。
国产五代机TF Kaan最早2030年服役,中间五年的战力空缺必须填补。
BAE公司开出了特殊条件,40架订单中,20架是英军退役的二手台风(Tranche 1标准),另外20架是全新生产的Tranche 3B型号。
这种新旧混搭能让土耳其2026年前拿到首批战机。
土耳其要求技术转让,尤其是EJ200发动机技术,用于加速国产TF Kaan战机的研发。
沙特,买战机是为了讨价还价
沙特皇家空军现有72架台风,是全球最大的该型号海外用户。
2025年5月,沙特刚与美国签署1420亿美元军售大单,但其中没有F-35。
美国以保障以色列军事优势为由,拒绝向沙特出售五代机。
沙特的选择是双管齐下,一边和美国签巨额订单维持关系,一边和BAE谈判增购台风。
新订单预计30-40架,目标很明确,逼美国松口F-35。
沙特甚至提出在吉达设立台风总装线,作为其2030愿景军工本土化的一步。
BAE则暗示,沙特参与台风生产后,未来可优先加入英意日第六代战机项目(GCAP)。
卡塔尔,小国买的是保险
2025年1月,卡塔尔宣布追加12架台风,使该国该型战机总数达到36架。
加上已有的36架法国阵风和37架美国F-15QA,卡塔尔空军规模十年内膨胀10倍。
卡塔尔买战机的逻辑很特殊,机型越杂,保护伞越多。
2017年海湾断交危机中,卡塔尔遭邻国封锁,但因其军购网络覆盖美欧,最终获得美国调停。
新采购的12架台风全部配备Captor-E Mk0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范围比旧型号提升50%。
这些战机将与英国皇家空军第12中队联合部署,英军飞行员直接指导卡塔尔部队训练。
埃及的教训,以色列掐住导弹命脉
同样是买台风,埃及的遭遇截然不同。2025年6月,埃及与意大利谈判采购24架台风,但以色列坚决反对向其提供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
以色列的军事质量优势(QME)政策规定,邻国战机不得配备射程超过100公里的导弹。
埃及现有36架阵风和228架F-16至今只能挂载短程格斗弹,空战能力大打折扣。
BAE曾提议出售缩水版台风,拆除导弹数据链和对地攻击模块,但埃及拒绝接受。
若无法突破以色列限制,埃及订单将彻底泡汤。
英国工厂,200亿美元救活生产线
英国兰开夏郡沃顿工厂是台风唯一总装线。2025年初,因订单不足面临裁员风险。
工会警告,若无新订单,2026年生产线将停工。
三国订单直接改变局势,土耳其40架、沙特约35架、卡塔尔12架,加上科威特28架待交付订单,沃顿工厂任务排到2030年。
BAE项目总监汉密尔顿确认,新订单将保障2000个高技能岗位。
工厂正加速升级,为沙特定制版台风安装E-Scan Mk2雷达,比卡塔尔使用的Mk0型号探测距离远30%。
台风靠什么打败美国货?
沙特的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美国曾向其推销F-15EX,单机价格8000万美元,比台风贵60%。
但真正让沙特动摇的是政治限制,美国国会可随时冻结零部件供应,且F-15EX的航电系统需直连美军数据中心。
台风给出完全相反的方案,BAE允许沙特在本土维护核心系统,并开放火控软件源代码。
战机可兼容欧洲流星导弹、美国JDAM炸弹甚至土耳其国产武器。
这种主权保障成为关键卖点,尤其在2025年6月伊朗试射高超音速导弹后,沙特需要随时能出击的战机,而非等待美国批准的阉割版。
地区博弈,英国战机部署中东的双重角色
2025年6月,英国向塞浦路斯基地增派台风中队。
首相斯塔默公开表示,这些战机用于应对地区不稳定,但拒绝说明是否协防以色列。
增派的台风挂载了两种武器,对地攻击的硫磺石导弹和空战的流星导弹。
BAE工程师透露,同一批战机可随时切换任务模式。
这种灵活性吸引中东买家,卡塔尔用台风打击伊斯兰国目标,沙特用其拦截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
而英国在卡塔尔的乌代德基地、沙特的苏尔坦亲王基地,正成为台风的后勤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