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秦说汉(十四):周幽王为何被推翻?申国、缯国、犬戎的背后,秦襄公又为何选支持周平王?

admin 2025-10-26 23:56 新闻动态 83

周幽王被推翻与秦襄公抉择背后的历史逻辑

一、引言

前文提及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获封秦侯并在西垂祭祀,然而过程中存在诸多蹊跷。周幽王为何遭申侯、缯国、犬戎联合打击?镐京被攻陷时秦军未现,周幽王死后秦军却大败犬戎?秦襄公在复杂局势中未联合虢公翰与戎族拥立余臣为携王,反而支持申侯拥立的太子宜臼,这一系列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家族与地缘因素,值得深入探究。

二、周幽王被推翻:立储矛盾引发的王朝崩塌

(一)申国:权力与亲情的双重反抗

申国作为西周初年分封的姜姓诸侯国,在西周政治格局中地位重要。早期西申国位于镐京北面,周宣王时期为填补政治空白,将申伯改封于南阳盆地建立“南申”,形成西申与南申并存局面,此时申国主要封地介于周王都西南面。秦人先祖非子家族与西申国联姻,大骆娶申侯之女,所生儿子成被立为嫡子。非子因养马有功获周孝王重用,周孝王为平衡关系,支持成继承犬丘领地,赐封非子到西犬丘成为周王附庸,可见申国影响力深厚。

周厉王时期,西申侯之女申姜成为周厉王正室王妃,生下太子宜臼。按西周宗法制,宜臼是储君不二人选。但周幽王宠爱褒姒,改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废黜申后和太子宜臼。这一行为严重冲击宗法制度,申侯作为申国国君和宜臼外祖父,为维护宗法制度与自身家族利益,毅然反抗。

公元前774年,被废的宜臼逃到申侯处,申侯收留他并联合鲁侯、许文公在申地拥立宜臼为“天王”。周幽王大怒,亲自率军围攻西申,申侯坚决拒绝交出宜臼,双方对峙,局势僵持。

(二)缯国:军事同盟下的共同行动

缯国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历夏、商、周三代,是姒姓诸侯国,位于南阳方城一带(今河南方城县),是周王室防御戎狄的前沿阵地。西申国同样位于宗周以西(今陕西北部),承担着抵御西戎的重任,二者同处周王室西部防线,地理上形成战略呼应。虽非严格意义上周王分封的诸侯,但被承认为诸侯。

西周时期缯国与申国比邻,形成军事同盟。在申侯面临周幽王军事压力时,缯国基于同盟关系,选择与申侯共同对抗周王室。公元前771年,西申侯召西戎伐周,缯国也参与了对周的攻击,说明二者在军事行动中存在协作。

(三)犬戎:长期对立的趁虚而入

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犬戎为黄帝后裔分支,以白犬为图腾,属西羌族分支。犬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都城位于甘肃静宁威戎镇。犬戎与中原政权长期对立,夏商时期已有记载。申侯在与周幽王对峙陷入困境时,选择联合犬戎。犬戎趁机攻入镐京,在骊山脚下杀死周幽王与太子伯服,洗劫周王室财产,导致西周灭亡。

犬戎与申国、缯国结盟伐周的动机主要是觊觎周王室领土,尤其中原富庶地区。犬戎位于镐京以西,直接威胁周王室核心区域,申国、缯国位于镐京东南,三者形成对镐京的包围。申侯、缯侯召犬戎伐周,犬戎作为主力,迅速突破镐京防线,迫使周幽王兵败至骊山而亡,掳掠周室宝藏、占据岐丰之地。

三、秦襄公抉择:利益与敌对关系下的政治站队

(一)局势背景:二王并立的复杂局面

骊山之战中,秦襄公与晋、卫、郑等诸侯一起率兵赶到时,周幽王已经被杀,犬戎掳走褒姒并将镐京洗劫一空。由于太子伯服已经战死,于是虢公翰与戎族在镐京附近拥立姬余臣为“携王”。这与申侯、缯侯支持前太子姬宜臼为“天王”的政治目标不同,犬戎与申国、缯国的三家联盟产生裂痕,申侯与缯侯退出战斗序列。

虢公翰与戎族拥立余臣与西申国拥立宜臼形成二王并立局面,秦襄公面临拥戴宜臼还是拥戴携王的重要抉择。支持“携王”余臣,就得与申缯两国联盟作战,支持“天王”宜臼,就得与犬戎作战。申国与缯国以幽王伐周为名,师出有名,但犬戎部落实力强大,一般诸侯也不敢招惹,然而秦襄公还是选择拥立宜臼,即周平王。

(二)秦襄公选择支持周平王的原因

家族关系:秦人先祖非子之父大骆时就已经与申国联姻,有组织同盟的感情基础。这种家族关系使得秦襄公在情感和政治上更倾向于支持与申国相关的宜臼。

敌对关系:秦人素来与戎族对立,自立国以来,跟戎族的边患不断。支持“携王”意味着要与犬戎为伍,这与秦人长期的敌对关系相悖,而支持宜臼则需与犬戎作战,符合秦人对抗戎族的一贯立场。

利益关系:支持“携王”的犬戎控制了岐山以西与西犬丘之间大部分土地,支持宜臼则有可能得到这些土地。秦襄公与申侯、缯侯进行政治协商,以支持宜臼为周平王换取封侯。当时周平王势弱,无太多讨价还价余地,便开出“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的空头支票。秦襄公拼尽全力大战西戎,将盘踞镐京的犬戎逐出岐山以西,并护送平王东迁,建立东周。自此西垂至岐山以西尽归秦土,秦襄公获利巨大。

四、结论

#图文作者回归激励计划#周幽王被推翻是立储矛盾引发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冲突的结果。申国为维护宗法制度和家族利益反抗周幽王,缯国基于军事同盟参与其中,犬戎则趁机觊觎周王室领土。三者联合行动导致西周灭亡。

而秦襄公在二王并立局面下,综合考虑家族关系、敌对关系和利益因素,选择支持周平王。这一抉择不仅使秦国获得了土地和诸侯地位,也为秦国在东周时期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是秦国在当时局势下的最佳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5/9/26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您的关注与评论,将是我无限的动力!

上一篇:安世被冻结,闻泰悬了?从东莞工厂到股市的生死局
下一篇:抗日剧里随便捉,大佐遍地见,现实想碰他一下,比登天还难?

热点资讯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