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最近似乎忘记了他在白宫时的窘境,近日他的党派开始主动接触特朗普,计划通过立法,给特朗普家族授权,让特朗普女婿库什纳可以投资500万美元,建设特朗普大厦。这座大厦选址在南斯拉夫军队总部,这里曾在1991年被北约轰炸。如果特朗普大厦真的建在这个地方,对塞尔维亚人来说,将是历史创伤的再次伤害。
前南斯拉夫军队总部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曾是南斯拉夫的重要军事指挥中心。在南斯拉夫解体期间,这里是政治和军事的核心区,象征着国家权力。1999年,北约在科索沃战争期间轰炸了这里,造成了严重损失,留下了心理和象征层面的创伤。对塞尔维亚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军事基地,更是他们民族记忆和战争伤痛的象征。当时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几名中国记者遇难,也让整个城市在炸弹声中颤抖。这段历史让中南和中美关系都陷入了紧张局面。
所以这片区域不仅是战争的废墟,还承载着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共同创伤。如果真的在这片废墟上建特朗普大厦,这不仅仅是经济行动,更似乎是在重写记忆。看似是一个经济项目,但背后涉及政治、历史记忆和现实利益的交织。
要理解武契奇为何这么做,可以看看他最近另一件事。11月3日,武契奇提到,塞尔维亚的弹药产能很强,欧洲可以长期从塞尔维亚采购,至于如何使用,那是欧洲的事,他不介意欧洲把这些弹药用到乌克兰。塞尔维亚自愿和欧洲军队合作,扩大军事存在。当记者询问进展时,武契奇表示还在等待欧洲的回应。表面上,这看似是在卖军火,实际上是一种模糊的策略:他在暗示他可以合作,也可以交易。
塞尔维亚长时间夹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感情上偏向俄罗斯,现实中依赖欧洲。武契奇明白,完全依赖任何一方都会付出代价。他选择了一种灵活的策略:嘴上坚持中立,但实际上在向欧洲供弹药,也在为特朗普铺路盖楼。这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特别有意思。在被北约轰炸的废墟上建特朗普大厦,象征着对过去的重塑;而供应弹药,则是对现实利益的再下注。
如何下注呢?武契奇知道,塞尔维亚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主导欧洲安全,也不能像波兰那样无条件拥抱北约。他又不能完全得罪俄罗斯,因为国内有很强的亲俄情绪,能源也很依赖俄罗斯。他的策略是情感向东,经济向西,政治保持中立。在北约轰炸的废墟上建特朗普大厦,是一种象征和解的表现,向西方表示“我可以放下过去”。而提供弹药则是赤裸裸的现实考量,向欧盟显示“我可以帮你赚钱,维护供应链”。
但这两步棋的核心是:武契奇希望塞尔维亚在混乱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节点。他在赌,即使是小国,只要够灵活,也能让大国与自己合作。这样的下注风险很大:对俄罗斯来说,塞尔维亚可能是“变心”;而对欧洲来说,信任他也不容易;国内民众则可能质疑他在“出卖记忆”。他赌的,不仅是塞尔维亚的未来,还有他自己的政治生命。

